(吉隆坡7日讯)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表示,马来西亚探讨以核能作为能源替代方案,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政府自2008年开始就一直在研究的计划。

他今日在面子书直播中说,政府最早于2008年在能源、绿色工艺及水务部下设立核电发展指导委员会,2011年进一步成立大马核能机构,以推动相关探讨。

然而,他提到,受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加上当时对核能的迫切性不高,政府于2018年决定关闭大马核能机构。

核能发展仍在探讨阶段

他指出,团结政府自2024年起,已有包括副首相兼能源及水务转型部长拿督斯里法迪拉、前经济部长拿督斯里拉菲兹等人,陆续提起以核能作为能源替代方案的讨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于7月31日在国会下议院提呈第13大马计划时,明确提到我国会探讨以核能作为能源的替代方案。”

他说,政府对于是否发展核能,目前仍处于探讨阶段,尚未作出具体决定。

同时,郑立慷表示,相关工作目前由能源部和科艺部共同领导,科艺部也新成立的大马电力改革计划办公室作为核能计划实施组织,协助推动人才发展、技术研发和管制放射性物质。

能源替代方案须稳定、高效且便宜

他强调,核能作为全球公认的清洁能源,其发电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尽管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温差发电等能源也属于清洁能源,但由于这些能源不能持续24小时发电,难以满足国家稳定供电需求,并且我国追求的能源替代方案必须稳定、高效且便宜。

他以太阳能为例,称我国每日约有4小时至5小时的有效发电时间,夜间则无法供电;而核能则具备24小时不间断发电能力。

他说,相比其他清洁能源,核能在发电效率和占地面积方面也同样较具优势。

“核能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超过90%,而太阳能的能量转换效率只有大概20%。同时,核能1年发1吉瓦电力,占地要1000英亩,而太阳能则要2万英亩,同样的输出和电量,太阳能用地面积是核能的20倍。”

针对外界关注的核废料处理问题,郑立慷坦言,难以处理核废料是政府过去搁置推动核能发展主要原因之一,但随著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潜在合作伙伴国,如俄罗斯、中国和法国等国家,都表示愿意将乏核燃料(Spent nuclear fuel)回收再利用。

“这些国家不是替我们收核废料,而是把这些乏核燃料拿回去处理后重新使用。虽然成本较高,但至少不用储长年藏。”

他强调,只有在合作方愿意负责处理核废料的前提下,政府才会考虑合作。

蔡民杰

蔡民杰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