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4日讯)森马华投诉局主任杨志聪感到遗憾,针对教育部在3宗涉及国家象征——马来西亚国旗(Jalur Gemilang)的事件中,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标准与言行差异,表示严重关切与强烈不满。
他发文告表示,这3起事件分别发生于今年4月、7月及8月初,时间相隔不远,然而教育部长及教育部的处理方式却南辕北辙,令人质疑是否存在选择性执法与政治偏差。
他披露,第一宗事件中,《星洲日报》于今年4月15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访问马来西亚的新闻刊登于封面,配图显示马来西亚国旗缺少新月图案,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和官方批评。
“即便已迅速致歉,并已在数字版修正该图像。总编辑和副主编马上被停职处理,并配合警方和内政部调查,至少40宗投诉报案陆续立案调查。”
他称,第二宗事件发生于4月24日,教育部在全国性《大马教育文凭(SPM)成绩分析报告》中使用错误设计的国旗图案,引发广泛关注。尽管教育部公开道歉,涉事官员最终仅被内部调职,没有进一步问责,事件草草了结。
“至于在8月2日,发生第3宗事件中,波德申华小因疏忽倒挂国旗教育部长第一时间高调发言,声称将采取“严厉行动”。”
他强调,事件尚未查明真相,也未给予学校解释或申诉空间,教育部已急于定调,令人担忧是否因学校源流背景而遭受不公待遇。
杨志聪批评教育部长选择性执法破坏教育公信力,且促请部长作出交代。
他称,同样是涉及国旗的错误事件,但却看到3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教育部自己出错,低调带过;(二)华文媒体AI制图错误,遭秋后算账;(三)华小疑似疏忽,即刻“严办”无宽容。
他说,教育部不该成为政治操弄的平台,更不应出现针对特定群体或学校的双重标准。
因此,他郑重呼吁教育部长,停止选择性执法,确保所有涉及国旗或任何国家象征的事件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同时,公开交代大马教育文凭报告图像错误的责任归属及纪律行动。
他也促教育部长,尊重媒体监督角色,不得干预新闻自由;停止动辄对华文学校施压,以免恶化族群关系、破坏教育环境;恢复教育部的专业中立与教育体制的公信力。
他重申,教育本应超越政治,是培养全民素养的平台。教育部长当前偏差的态度与双重标准,正在侵蚀人民对教育系统的信任。
“我们必须站出来,为更公平、更理性的教育体系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