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日讯)董教总指出,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提呈的第十三大马计划(2026–2030年),未对多源流教育的地位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明确说明,表示遗憾。
董教总发文告说, 该计划提出8大教育政策方向,包括强化教育治理、提升教学成效、加强技职教育、推动终身学习等,展现政府振兴国家教育体系的政策决心与愿景。
“然而,马来西亚多源流教育体系素来是国家多元文化的重要资产,理应在国家教育政策中获得应有的定位与制度性保障。遗憾的是,第13大马计划并未对多源流教育的地位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明确说明。=]
文告说,计划中所提出的相关教育措施也缺乏具体的执行细节,政策表述含糊,未能清晰传达,进而引发社会各界的疑虑与混淆。
董教总提出,教师招募与培训机制应结合各源流实际需求。
“董教总欢迎政府优化教师招募机制,并关注首相提出培训能在小学第一阶段教授所有科目的教师。我们认同小学第一阶段教育确实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教学能力,以因应学生全人发展的需求,惟政府必须明确说明其培训模式,确保不影响各源流小学的母语教学的需求与实际运作。”
文告举例,针对华小,应采用“双主修”培训模式,即所有进入师范学院华小组的学员,须主修或副修华文,以确保他们具备以华文教学的能力,胜任多科目教学任务。
文告说,师资短缺问题已非一朝一夕,以华小为例,估计目前仍有超过1000个教师空缺未获填补,中学华文科教师亦有超过150个职位悬空,严重影响教学与学校运作。
“我们呼吁政府在第13大马计划下,设立专项拨款让学校根据实际需求聘请临教,并由州或县教育局审核批准,以迅速填补空缺,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政府应同步开办假期师训课程,让临教利用学校假期接受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进而有效缓解当前师资不足的困境。”
董教总表示,第13大马计划展现政府推动教育改革、提升国民素质的政策意志。
“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令已承认各族群使用母语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政府必须正视我国多元社会的现实,任何教育政策的设计与落实,必须全面反映马来西亚的多语多元特色,唯有在公平、包容与优质的教育体系下,才能让各族群学生均衡受惠,全民共荣,利于国家教育的发展。”
文告说,这也与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 4)一致,即“确保包容与公平的优质教育,并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