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上合影,坐者左起为赵桂霞、郭小月、简菲莉、连文尝、程介明、梁盛义、朱运铁、苏进存、陈静翔、陈伟后、吕怀毅、陈祈福、吴文安。

(巴生2日讯)由董总策划的“2025年优质学校提升计画”正式展开,调研对象为巴生兴华中学。调研团队来自中港台5位在国际教育界享有崇高声誉的教育专家团组成,透过对该校各方面教育建设与措施实地观察,进行教育深度调研与交流,为我国华文独中未来发展提供教育专业发展意见。

研究专家在校园与学生打成一片。
研究专家在校园与学生打成一片。

调研团队由程介明教授率领,程介明是全球学习科学教育网路国际顾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香港大学前副校长、教育学院首席教授、荣誉教授。随行专家有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教师基金”秘书长郭小月;台湾新北市康桥国际学校总校长暨中学部校长简菲莉;香港耀中国际学校前校长,现任香港教育局培训主任连文尝、中国浒坊歌尔学校总校长、蒲公英教育智库实验盟校总校长、创新教育实践者赵桂霞。

研究团专家总结分享他们深入研究、交流的成果,左起为程介明、赵桂霞、郭小月、简菲莉、连文尝。
研究团专家总结分享他们深入研究、交流的成果,左起为程介明、赵桂霞、郭小月、简菲莉、连文尝。

梁盛义期待独中教育从中获得启发

董总执行长梁盛义致词时表示,马来西亚华裔是东南亚极少数坚持母语教育的国家,200年来从未间断。他说,华教不仅是教育工程,更是文化运动,是族群自觉与责任的展现。董总在其中长期担任桥梁角色,不断凝聚力量,推动前进。

他说,久闻兴华中学校誉,亦感佩兴华在弘扬董教总的办学精神方面,始终敢为人先且坚定不移。身为优质学校,兴华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不断精益求精。董总期待中港台教育专家与兴华中学的此次调研、交流的合作机缘取得丰硕成果,进而让各方尤其是独中教育能从中获得启发。

研究团专家观察兴华师生进行世界咖啡馆讨论AI对教育的挑战议题。
研究团专家观察兴华师生进行世界咖啡馆讨论AI对教育的挑战议题。

苏进存:搭建与两岸三地教育界深层合作桥梁

兴华中学苏进存校长在启动仪式中表示,马来西亚是中台港之外华文教育最完整的地区,堪称华教典范。然而,后疫情时代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反思。

“我们始终希望,兴华中学不仅能履行当下的教学责任,也能在未来十年,甚至百年之后,持续引领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朝著应有的方向迈进。”

研究团专家观看教师共同准备课程,并与教师交流。
研究团专家观看教师共同准备课程,并与教师交流。

苏进存续称,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国际级教育交流平台,学校各行政单位特别珍惜、虚心学习,在教学、备课、课外活动等全方位交流。苏校长相信,透过国际教育专家莅校实地深入调研与交流,将为兴华的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注入新的思维与动力。

希望兴华能借此机会,进一步走向国际教育视野,创造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办学品牌,搭建与两岸三地教育界深层合作桥梁。

研究团专家随机进入课室观课。
研究团专家随机进入课室观课。

程介明鼓励学校持续保持适度的压力与危机意识

调研团团长程介明教授表示,此行目的不仅是观察兴华中学的办学模式,更是希望透过真实而全面的了解,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一点启发与反思空间。

程教授指出,他们称自己为专业的陌生人(Professional Strangers),虽然具备教育专业背景,但进入校园时选择“假装什么都不懂”,以更客观中立的姿态去观察和倾听。

在参观兴华校园时“每事问”。
在参观兴华校园时“每事问”。

程介明教授鼓励学校持续保持适度的压力与危机意识,因为真正的改革来自内部。他感谢兴华中学给予团队宝贵的深入观察机会。

兴华中学董事长朱运铁受询时表示,5位专家在各自教育领域都有深厚造诣及丰富经验,是当代教育的推动者。这次为期5天兴华中学的调研活动涵盖课堂观察、座谈、校园文化体验等多个层面,不仅是对该校教育理念与发展进行调研,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契机。

研究团专家对兴华小班制英文教学特有兴趣。
研究团专家对兴华小班制英文教学特有兴趣。

期待借由专家团的国际教育视角,强化兴华中学校本教育策略,推动优质发展之路。在这6天的交流期间,专家学者们将全天候驻校,深入学校各个角落、观课、观看各科教师共同备课、与教师交流、视察学生社团活动、与师生随机对话、互动、交流,全面观察该校的教学现场,亲身体验兴华的教育与校园文化,进而总结分享他们深度调研、交流的成果。

张訏萍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