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抨击,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在回应他对华小师资调派的质疑时,不但没有拿出数据、说明真相,反而将焦点转移到人身批评。
“黄家和说我人云亦云、懂装不懂,并反讽我应展现前副部长应有的素质与担当。”
“这句话,我现在原封不动地还给黄家和。这种素质,这样的担当,正是全体华社如今对黄家和以及行动党40位国会议员的基本要求。”
马汉顺今日发文告促请黄家和不要再继续拖延,也不要再指东打西,对问题的正视与解决。
他称,为了让黄家和知所进退,因此引用董教总两份正式文件,字字有据,句句为实。
马汉顺引用的第一份文件是2025年1月6日,董教总发布《2024年华小课题回顾报告》。
报告指出:教育部在2024年9月调派新师资时,向华小派遣了过多马来文教师——这些教师普遍不谙华文,无法胜任使用华语授课的其他科目。然而,华小根本不缺马来文老师,结果这些教师被“回收”调去国小,凸显教育部在培训政策上完全脱节于华小的实际需求。
更令人担忧的是:华小的师资名额,是否已经被这些不适配的马来文老师“占掉”了?导致真正缺乏的数学、科学、国语以外学科教师无法获得编制。董教总明确呼吁,教育部必须对此一情况作出解释并纠正,不应再以“系统安排”为借口搪塞。
第二份是2025年7月4日,董总与教总发布联合文告。文告中说:华小师资调派持续混乱,一些学校明明急缺数学老师,却被派来不谙华文的马来教师。教师结构失衡,反而干扰教学。尤其是微型华小,被派来过多马来文教师,造成行政和教学的严重运作困扰。
“简言之,本应解渴的调派制度,如今反而成了淹死人的洪水。”
“这一切,都是黄家和在任期内发生的事,难道他真的一无所知?或者选择无动于衷?”
马汉顺说,他所提问题,不是个人的发难,而是代替整个华教社会提出的追问。
他“五问”黄家和,第一谁批准了这些不适配的调派?第二调派前是否评估华小的真实需求?第三语言能力是否被视为最低聘任标准?第四有关马来文教师占据华小其他科目编制的指控,是否属实?第五当微型华小教师超编,是否有更严重的资源错配问题?
他说,身为一名副部长,黄家和不能只会揶揄批评者、沉醉于口水战,而是应该拿出良知、数据与政策逻辑,站在华小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立场,捍卫一所母语学校最基本的运作能力。
“素质与担当,不是讲给别人听的;是黄家和自己,此时此刻最需要修补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