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讯)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代部长拿督斯里佐哈里阿都干尼指出,根据第11大马计划下开展的研究,大马矿物及地质科学局已识别稀土资源推测量约为1610万吨,惟仍需进一步研究。
他昨日在国会下议院,以书面回答马华依淡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魏家祥的提问时说,当局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鉴定出大约14万4220公顷的非永久森林保护区具备开发为稀土矿的潜力,不过还需进一步的评估和获取相关批准。
“为确保稀土开采作业安全、可持续以及负责任地进行,作为技术主导机构的矿物及地质科学局将根据1994年矿产开发法令监督矿业活动,包括定期检查污染和操作安全。”
他以霹雳州为例,指霹雳通过成立“霹雳州稀土技术开采监管委员会”加强了当地的监管机制,该委员会由联邦和州层面的10个技术机构共同参与。
此外,佐哈里说,天然资源部还委托大马森林研究院开展研究,评估稀土采矿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该研究也涵盖此前在霹雳肯尼灵橡胶园区内进行的稀土开采项目。
他指出,在技术方面,目前霹雳州宜力的肯尼灵的稀土采矿项目是透过与中国合作的原地浸出法(In-situ Leaching)进行。
“然而,天然资源部的政策是鼓励培育本地上游和中游技术专才,并以有计划和渐进的方式引进技术合作。”
佐哈里还指出,政府致力于确保稀土产业的发展,能够在经济潜力和社会担忧之间取得平衡,这些担忧包括污染风险、水源安全、公共卫生合本地技术能力。
因此,他表示,政府将继续与多方合作,确保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能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福祉和环境永续的目标。
他强调,稀土是国家战略矿产资源之一,并有潜力为国家经济带来显著效益。
“为了实现这一潜力,需全面发展稀土产业价值链,涵盖上、中和下游阶段,符合国家矿产政策框架3.0阐明的政策方向。然而,稀土产业的发展必须以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
魏家祥今日则在面子书发帖感谢,政府给予的答复及承诺,并希望相关部门持续展开公众宣导,让大家更明白采矿相关地区的未来规划,同时也要加快推动本地技术发展,避免过度依赖外国技术。
“尽管开采稀土对国家经济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开采流程必须谨慎执行。对于公众担忧开采稀土可能带来污染、技术落后、水源安全及健康等风险,天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部必须一一解决人民的疑虑,以保障公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