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讯)副首相兼能源与水务转型部长拿督斯里法迪拉表示,政府推行新的电费机制,目的是让电费计算更透明,同时反映真正的供电成本,也确保所有用户之间的费用更公平合理。
“过去我们使用的是ICPT(成本转嫁机制),每6个月根据燃料价格变动来调整电费,比如天然气和煤炭的平均成本。但现在我们改用AFA(自动燃料调整机制),会每月进行一次估算与调整,更加及时与准确。”
“新架构将电费细分为能源费(Caj Tenaga)、容量费(Caj Kapasiti)、连接费(Caj Rangkaian)和零售费(Caj Peruncitan)。”
“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提升民众的用电意识,了解供电成本由哪些部分组成,也教育大家成为更聪明的节能用户,这也是我们能源转型的一部分。”
他在国会下议院部长问答环节中,回答双溪大年国会议员莫哈末道菲的提问时,也解释新的电费结构进行了重整与分类,比旧有结构更加清晰透明。
他也表示,作为节能措施的一部分,政府推出奖掖措施予用电量较低的用户。
他说,奖励涉及每月用电不超过1000千瓦时(kWh)的家庭用户及每月用电不超过200千瓦时(kWh)的微型、小型与中型企业(PMKS)。
“这项奖励的目的,是鼓励目标群体养成节约与高效用电的习惯。良好的用电管理不仅有助于平衡电力需求,还能推动更多来自再生能源(TBB)的发电来源,与我国的能源转型政策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