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讯)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炮轰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再一次用“马华在朝时你也有份”的老唱片,回避最关键的问题——今天的教育部,是否依然在派遣不谙中文的非华裔教师到华小?
马汉顺强调,问题不是黄副部长所说的谁当年的决定、哪一年的通令,而是: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国有多少非华裔教师调派到华小?其中多少人完全不具中文能力?他们教什么科?是否获得校方与董事部认同?是否还有强派现象?
他说,至今,所有基本问题,副部长和他的行动党议员,始终没有正面回答。华小不是训练非华裔教师学习华语的实验场。学生不是陪跑者。家长不是沉默者。
他发文告质问,过去三年,全国各州华小共调派了多少非华裔教师?
马汉顺说,黄家和口口声声“事实说话”,但却迟迟不敢公布具体数据——每一年,各州有多少非华裔教师被调往华小?请问副部长:教育部敢不敢公布三年来全国的数据?敢不敢公开透明?
他说,相反,教育部以“煽动”、“炒作”来回应,连基本数据都不愿公开。这种回避和掩饰,才是真正的抹黑自己,也才显见一个在任当官者的素质和素养。
“副部长,是否可以透露,其中有多少人不具中文能力?是否经过语言评估?”
他表示,黄家和反复引述“录取优先考虑SPM华文资格者”,却始终避而不谈现实——现实中,有多少人是“无SPM华文”和“不识华文”?有没有经过中文能力评估?
“许多个案显示,校方和董事部事前毫不知情,甚至在教师报到当天才得知其不谙中文。有的校长反映被告知‘不能拒绝’,必须接收。这些问题,黄家和是否已经处理,或将怎么处理?教育部是否拟定明确机制,避免未来再次发生不当委派?”
他说,至今,黄家和没有解释,反而他拿出2024年华小招生“784人额满”“开放STPM报读”来粉饰太平,却从不正视调派机制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合理。
他指出,黄家和的回应,既不提供数据,也不建立机制,更不面对问题。他选择批评质疑者,却无法安抚家长与校方。
“人民要的,不是你一句‘我们做了’,而是你做对了吗?做公开了吗?做有机制了吗?如果连‘教师懂不懂中文’都无法保证,请问教育部如何‘提升教育素质’?又如何‘保障母语教育’?”
马汉顺说,黄家和可以不回应马华,但不能不回应人民。可以不理马汉顺,但你不能不理家长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