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假拿督横行,甚至自称是“皇室义子”,为此马来西亚联邦拿督协会呼吁民众小心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马来西亚联邦拿督协会(MDPM)主席拿督郑源炳在记者会上表示,该协会近期发现一名来自某慈善联谊会总会男顾问,在一场慈善晚宴海报中对外称是拿督斯里,甚至自称是“皇室义子”的身份。
他说,该协会通过www.istiadat.gov.my 网站查询后,发现该名男子并没有被国家元首和各州统治者所封赐过“拿督斯里”勋衔,意味著后者假冒皇室成员。
此外,该协会顾问拿督山森表示,本身担任协会顾问之久但从未见过“皇室义子”的头衔,相信该头衔是被不法之徒凭空想像创造出来的。
“去年六月我在国家皇宫参加授衔仪式时,国家元首在致辞时提到任何被册封的头衔,都只授予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拿督”这个头衔如今如此受人认可。”
他呼吁民众在遇到任何自称是拿督或拿督斯里的人士时,只需要浏览www.istiadat.gov.my,就可以查询由国家元首和各州统治者所封赐过的勋衔来查询真伪。
“在登入网站后,点击“检查勋衔获得者”(Semakan Penerima Darjah Kebesaran Bintang dan Pingat),然后在查询处(Carian)输入要查询的名字,就能得到结果。”
山森揭露,一些从事不法活动的人士为让投资者放心加入投资,会假冒皇室成员来提高民众的信心,心甘情愿掏钱加入他们所设下的投资计划。
“当这些所谓的受册封人士要求你们投资或做生意时,你们可以随时联系马来西亚联邦拿督理事会或马来西亚拿督理事会,我们拥有完整的信息能协助你们辨认真伪。”
他说,我国现时已有1963年徽章及名字(防范不当用途)第414修正法令(A1525/2017第5条文)及2017年勋衔相关罪行法令(787条文),来对付相关罪犯。
“在414修正法令下,嫌犯可被判处罚款两万令吉或3年监禁,或两者兼施;至于在2017年勋衔相关罪行法令下,罪犯则可被判监禁3年至最高20年,而若在有关法令第13(2)条文下面控,亦可被判处50万令吉罚款。”
另一方面,该协会执委拿督斯里张天赐表示,他自今年初截至昨晚共接获6宗涉及假皇室成员的欺诈案投报,其中一宗案件的涉及款项高达40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