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讯)2025年(第38届)林连玉精神奖将于8月1日正式开放提名,提名截止日期为9月30日,欢迎社会大众踊跃推荐有资格的个人或团体参选。
林连玉精神奖创设于1988年,旨在纪念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前主席林连玉,表彰他一生为争取民族平等与推动国家进步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林连玉在国家独立时期领导华社争取公民权运动,确立华人基本公民与政治地位,尤其在华文教育方面,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他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堪称马来西亚人民的典范。
林连玉于1985年12月18日辞世。为缅怀其精神与理念,由15个华团组成的林连玉基金委员会于1987年将12月18日定为“华教节” ,翌年设立“林连玉精神奖” ,以鼓励社会各界持续捍卫与推动华文教育事业,并进一步弘扬林的信念与主张。
该奖项的遴选涵盖六大范畴,包括组织发展、社会抗争、社区服务、学术贡献、文化建设及扶助弱势群体,重点评选那些体现林连玉精神,积极争取民族与教育平等自由、扶持边缘群体、共建多元社会的优秀典范。
自1988年首届起,林连玉精神奖迄今颁发至第37届,共有120个单位及个人获奖,得奖者涵盖校长、教师、董事、学者、文化人、小贩、菜农、华教斗士及相关组织等,团体则包括独中、华校、发展华小工委会、神庙、商会、大学生团体、校友会、友族团体等,反映出华教乃至各族母语教育之根深蒂固,以及民族文化的悠久流长,是仰赖社会各阶层长期奋斗的成果。
自2012年起,奖项开放给其他族群参与提名。凡在保存、捍卫与推广马来西亚族群文化或母语教育方面有卓著贡献,且其努力有助于推动“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社会理想者,皆具被提名资格。
历届友族或致力跨族群工作的得奖者包括淡米尔基金会(Tamil Foundation Malaysia)、杨贵谊、沙末赛益(Pak Samad)、砂拉越敦朱加基金会(The Tun Jugah Foundation)、李登基、卡达山杜顺语基金会(Kadazandusun Language Foundation)、黄玉亚纳萨哥亚纳萨(Huppula)(黄玉山)。
提名者受促尽量详实提供资料(电子档为佳),如被提名者简介、照片、媒体报导、纪录片、著作、活动纪录等,以供遴选委员会审查。只提名表格中的“推荐理由”栏须以不超过千字的文字简明填写。
遴选委员会将依据奖项章程,在六大范畴中选出总共最多5个得主,惟并非每一范畴均会产生得奖者。
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欢迎全国各族文教团体、学校董事协等单位积极参与提名工作。凡个人或团体机构者皆可被提名,惟若被提名个人于2025年1月1日起已逝世超过5年,其提名将不被受理。提名人与被提名者亦不得为直系血亲。
完整得奖人名录与简介可浏览官网:http://llgcultural.com/林连玉精神奖/
提名者须于提名前取得被提名者(或其家属代表,如已逝世)之同意,并于截止日前将填妥之提名表格及相关资料,电邮至 info@llgcultural.com,或亲送至林连玉基金办事处。
提名表格与简章可向基金会索取,亦可浏览基金官网(http://llgcultural.com/category/精神奖讯息)或面子书专页(帐号:llgcultural)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