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12日讯) 卫生部副部长拿督鲁卡尼斯曼透露,我国去年共接获64宗“上头电子烟”案件,其中多达近80%电子烟产品被验出含毒品成分,显示电子烟已被当作毒品的传播工具。
他指出,警方与卫生部正积极调查电子烟含毒案件,其中至少有32宗案件已证实与毒品有关,涉案产品多含合成大麻素或安非他命。
“这些电子烟产品已非单纯的电子烟,而是被加料、包装成电子烟形式的毒品。”
鲁卡尼斯曼今早在古来为无烟日和世界结核病日庆祝活动主持开幕后,受询时如是指出。出席嘉宾包括卫生部副总监再丽娜、柔州卫生与环境行政议员林添顺及柔州卫生局局长莫达。
他进一步指出,根据2023年全国健康及病发生率报告(NHMS)显示,我国电子烟使用率已从4.9%上升至5.1%,升幅虽小,但在青少年与儿童群体中尤为显著。
他说,尽管该部透过媒体不断宣导电子烟危害,但家长的角色依然关键,家长应多加留意孩子是否接触电子烟,特别是来历不明、号称“上头”的产品。
他提醒,《852法令》(即《公共卫生烟草产品与吸烟管制法案》)已开始实施,其中针对18岁以下未成年禁烟条款仍需进一步强化与落实。
“此外,卫生部会继续与警方配合,也会自行取样、送往实验室检验,从产品源头调查毒品制作与散播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