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国内约1700名电商卖家近期发起联署,要求政府立即介入监督电商平台的新政策与收费机制,指现行做法大幅推高营运成本,已严重影响中小卖家生存空间。
售卖露营用品的电商平台卖家代表陈健坤今早在行动党雪州公共投诉局主任及副主任李文彬的陪同下,携十馀名电商平台卖家代表提出多项诉求,包括要求平台公开说明新增收费的依据,并审慎评估对中小商家的影响。
他指出,虾皮(Shopee)电商平台近期宣布将从7月16日起对每笔订单征收额外的“平台处理费”,这将使卖家除了原本就需承担的交易费、服务费及更高的佣金外,营运成本进一步提高,根本无法吸收。
“以我们售卖一支售价仅1令吉的笔为例,卖家需支付12仙(11.88%,含SST)的佣金加上54仙(含SST)新征收的每笔订单平台处理费。”
“若订单涉及10令吉运费,平台亦向卖家征收额外手续费42仙,使得该订单出现倒亏8仙,单是一支笔的相关费用就占了售价的超过60%。这还不包括包装和时间成本,最终我们甚至要倒贴钱给平台。”
陈健坤强调,截至昨日傍晚5时,目前已有超过1700名卖家在线上联署反对相关政策,卖家自发组织的WhatsApp群也累积超过700人加入,显示基层卖家对新制度的强烈不满。
他透露,除了每笔订单新增的处理费外,平台的佣金抽成自2023年以来数度调整,从原本的2.5%至4%,调高至如今的9.72%至16.2%,短短两年内翻了近4倍。
他也批评“先买后付”(SPayLater)服务,在部分情况下系统会默认勾选,导致卖家需额外支付1.08%的手续费,却未经过任何第三方支付通道(Payment Gateway),卖家认为这笔费用应该重新检讨。
此外,陈健坤表示,平台对发货时限及物流安排的设定也不够弹性,要求中午12点前下单的订单必须当天发货,给小商家带来极大压力,若无法准时发货还会被扣分,影响店铺排名。
他也指出,部分服务如“货到付款”(COD)已被系统默认启用,卖家无法选择是否使用,一旦买家拒收货物,所有来回运费及包装成本都需由卖家自行承担,且多次申诉无果。
他说,在投诉机制方面,卖家也对包裹遗失、退货及超重争议等问题深感无奈。
“许多卖家在包裹遗失后需自行繁琐申诉,成功率极低,甚至连运费都要自己赔付。”
他强调,另一大问题是部分买家恶意购买、无理退货或给予恶意评价,平台却没有提供有效机制让卖家封锁这类买家,导致小商家屡屡蒙受损失。
最后,陈健坤也提到,除Shopee外,Lazada电商平台日前也宣布将在7月18日调高佣金至最高20%,并将原本可自由选择是否参与的促销活动费用一并纳入,迫使卖家被动承担更多费用,失去选择权。
陈健坤呼吁政府正视电商平台与卖家之间的合作模式,检讨平台收费与营运机制,并制定更完善的监管与协调措施,确保电商生态能健康、透明及持续发展,让中小卖家有公平的经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