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近期针对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对大马企业的影响快速调查结果显示,将近60.4%的受访企业对未来业务前景感到悲观。

中总今日发文告说,于本月7日至10日期间展开一项快速调查,旨在评估本地企业及公司在应对美国对等关税方面的准备工作。调查内容涵盖企业的应对策略、供应链调整,以及预期的财务影响,共收集到192份有效回应。

“调查结果显示,55.2%的受访者表示,美国的报复性关税将对企业带来直接与间接影响。其中,约47%至50%的企业认为影响程度为‘高’至‘非常高’,并有高达60.4%的受访企业对未来业务前景感到悲观。”

文告说,在出口市场方面,超过半数的出口型企业表示,其业务涵盖美国市场,其中63.2%的企业指出超过2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其他主要出口市场还包括:东盟(58.3%)、欧洲(34.0%)、中东(33.0%)以及中国(20.4%)。

文告指出,面对关税上调与需求预期下滑的双重压力,61.3%的企业表示若关税上涨超过10%,销售将受到影响。此外,31.1%的企业坦言,产品售价将因关税影响而失去竞争力。企业产品是否受影响,将取决于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替代性、供应链与生产模式的重新配置。

“值得关注的是,46.2%的企业表示客户已要求其降低售价以抵消关税压力,部分企业则与客户协商分担关税,尤其是与长期合作的买家。这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上述结果突显了企业所面对的财务风险,包括市场波动、客户违约、现金流紧张及营运挑战等。”

中总说,尽管环境艰难,91.5%的受访企业已制定应对关税的计划。

“其中,近六成企业计划削减营运成本(59.6%),开拓替代市场(56.7%),多元化供应商来源(35.1%),并推迟或取消投资计划(42.3%),以观望政策发展。此外,一些企业也表示将把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中总建议政府,可考虑提供拨款、补贴及税务减免等财政支援措施,以协助中小企业及出口商抵消因关税而增加的营运成本,改善现金流管理,并维持业务运作的稳定性。

“政府亦可考虑设立类似‘特别救济融资’(Special Relief Facility)的低息融资机制,作为紧急应对方案,协助因销售下滑而面对还贷困境的制造商与供应商,进行贷款重组与延缓还款的安排。”

中总也建议,设立一个中央协调单位,为企业提供更清晰的政策解读与实务指导,确保企业能实时掌握最新、准确的关税规定与贸易政策。各相关贸易机构亦应与商会和工商团体紧密合作,协助企业多元化市场布局、寻找替代供应商、优化供应链管理,并积极推动国内贸易及本地生产活动。

“此外,政府也可强化如‘市场开发补助金’(MDG)等现有机制,协助出口商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大马品牌商品与服务的全球竞争力。”

有鉴于此,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敦促政府,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暂缓一切将对企业增加成本压力、并打击企业与消费者信心的国内政策的调整。这些政策包括扩大服务税(SST)征收范围、RON95汽油补贴合理化、电费调涨建议,以及拟议中的多层次外劳税制度。中总相信,若中美贸易战加剧所带来的负面溢出效应对国内需求构成威胁,国家银行或可考虑下调利率,以减轻贷款偿还负担,并稳定经济环境。

“鉴于对等关税所引发的贸易冲突日益加剧,因此,中总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实施相关监管措施,如反倾销政策并加强执法力度,特别是在入境口岸,以防止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