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亚洲策略与领导机构(ASLI)首席执行员丹尼亚拉曼在声明中指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近期处理种族与宗教敏感课题的方式,展现了值得学习的领导风范。
他说,安华以冷静、清晰沟通、合作解决问题,成效显著。
针对近日涉及兴都庙与清真寺的争议,丹尼亚表示,关键在于以沉著应对谣言,并提供事实解释,例如驳斥政府强制搬迁庙宇的说法。
他说。安华及其团队指出,该地段早在2012年就已售出,远早于现任团结政府的执政时期,强调政府只是调解者,而非争议的始作俑者。
“此外,首相及其团队不仅发表官方声明,也每日提供相关法律背景的说明,承认过去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斯里扎丽哈也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确保事件和平落幕,未演变成法律纠纷,获得各方赞扬。”
丹尼亚补充,吉隆坡市长拿督斯里迈慕娜也亲自与相关单位接洽,显示隆市政局更亲民。
“当天也有企业及合作社发展部副部长拿督斯里拉玛南,以及峇都国会议员峇拉巴卡兰出席。他们的到场不只是象征意义,而是政府展现代表各族群的决心。”
他指出,政府关注民间宗教与历史遗产场所保护的同时,也积极反击一些因政治操作而出现的错误讯息。
“所谓‘政府与庙宇互动会让马来穆斯林显得软弱’的说法,不但是错的,且非常不负责任。”
他强调,这不是安华第一次主动平息紧张局势。
例如早前那起具争议性的卡瓦第舞蹈恶搞事件,安华就在开斋活动中会见了涉事的3位电台主持人。
根据首相高级新闻秘书东姑纳斯鲁的说法,安华当时表示“要时时传递团结的讯息,这正是昌明精神中所强调的同理与尊重。”
“或许只是个简单举动,但象征的意义重大。领导不只是制定政策或管辖部门,更需要走入群众、在关键时刻现身。”
“安华所采取的安抚与协调方式,要达致双赢并不容易。这样的努力可能不会登上头条,也不一定能在抖音上爆红,但不代表它不重要。”
丹尼亚认为,真正的团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尊重、体谅、妥协与无惧的领导所累积而成。而昌明政府的处事方式,已逐渐培养出一种有回应的治理文化,确保国家维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