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和: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条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大马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望、宏愿,同时也希望大家跟我们配合,一起走到康庄大道的方向。

(吉隆坡11日讯)在2023年12月,原本担任全国新村发展委员会主席的行动党太平国会议员黄家和,在内阁改组中,受委为教育部副部长。在他受委副教长后,他在第一次的媒体联访中曾自我调侃,很多人当时在恭喜他当副教长时,也顺带加上一句“保重”。

时隔一年后,黄家和在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提到担任副教长13个月的心路历程时则笑称,当初的一句句“保重”,也让他看到身边有很多很关心他的朋友。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最具挑战性的位子,除了有不时发生的华教课题之外,教育部这个部门面对的是520万名学生、42万名老师、1万0235间学校要管理,教育部永远都是最挑战的部门。”

他说,打从第一天,他到教育部报到并拜会教育部长法迪娜时,后者也形容“灭火”是正副部长的其中一个工作,但他们也达到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能减少这些“灭火”的工作,就会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提升国家的教育。

在担任副教长一年馀以来,黄家和称,“灭火”的工作肯定是延续、继续在做,但灭火的工作之馀,也有做了很多工作,单是发放拨款、厕所拨款、昌明大马购书券等方面,就可见昌明大马政府的治理下,教育资源能更公平、合理地发放。

黄家和也了解,建国迄今,大马华文教育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历经许多风雨路。

“华教同道经常说风雨同路、风雨兼程一同地走下去,在未来的时间,我们希望打造的就是一条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大马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望、宏愿,同时也希望大家跟我们配合,一起走到康庄大道的方向。”

黄家和说,所有工作需要一步一脚印去做,并引述房地部长倪可敏在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所形容那般,如果刚开车就开到时速180公里,那么就容易翻车,但他相信,他们在体制内可以一步一脚印去做出更多更好的改变。

他也不讳言,他之前担任公账会主席时所累积下来的经验有助于他处理部门事务,事因在公账会的那几年,对所有部门的运作、架构及部门内的敏感度、公务员体制里面的工作方式,已有所认识与了解,使到他进入教育部之后,能够更快地去掌握部门工作。

为此,黄家和说,纵然副教长是一个很大考验的职务,但对他而言,这些全都是经验,他也可预知在未来3年,也肯定会有许多的考验,同事也能够吸收到更多的经验、对课题的拿捏及处理事情的手腕。

让教育部官员直接聆听董教总声音

除外,黄家和提到,教总、董总是代表华社华教的一股重要声音,但过去只能通过教育部相关副教长来传达,但在他看来,更有效的方法是让华文教育权威的声音直接让教育部体制内的官员了解。

“很老实的一句,在教育部的一些官员对董总及教总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教总、董总是不是每一次都在抗争、每一次都在反对?”

在黄家和看来,教总、董总做事是十分专业,就宛如广东话所讲“有碗说碗、有碟说碟”,能够给予很多专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意见都是教育部需要的,他在体制内就是要确保有纳入民间的声音,而教总、董总过去没机会参与相关会议,他们就要确保董总、教总及其他团体能够参与其中。

为此,黄家和说,他扮演的角色就是在过去一年,不断地跟教育部内的官员说,从过去到现在,董总及教总在给予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能够跟教育部配合,包括“我要当老师”运动,若没董总、教总及民间团体的帮忙,去年就无法有多达4300人申请当华小组师资。此举无法单靠体制内的力量。

“我担任副教长以来,在过去的13个月,如果没有华教同道的支援,我们在拨款、微型学校、师训华小组招生等方面,也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改变。虽然,整个体制里会有局限,但要一步步地去突破,最后就是造福华社,把华文教育做好。”

黄家和相信,在过去一年,教育部内对董总、教总的刻板印象有所改善,他希望大家在未来几年能够继续更紧密配合,这种配合不只是跟副教长办公室作为一个中间人,而是跟整个教育部一起集思广益、做好教育工作,因为在教育课题方面,都是有同一个方向,那就是要办好教育工作。

他直言,如果是他以副教长的身份来阐明捍卫多源流学校,那是见惯不怪的事,但如今现任教育部长法迪娜也多次在国会内外阐明捍卫多源流教育、家长有权利把孩子送进任何源流的学校,因此即便伊党在上议院提出挑战,教育部也可以站起来表明这个政府捍卫多源流教育。

他提到,在昌明政府治理下,教育部对多源流教育打下的一个很强根基,这也是董教总多年来坚持的方向。

林淑芸

《东方日报》高级记者、专案组组长。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