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林连玉为了华文教育存亡、民族权力奋斗一生,公民权也遭到褫夺,前半生轰轰烈烈,晚年时孤单冷清,会让人质疑舍“小我”的精神是否值得,同时也触发后人思考人一生追求和意义又是为何。
配合林连玉基金华教节,《东方日报》采访林连玉基金署理主席廖文辉博士、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和林连玉纪念馆导览志工副团长陈黎晋,谈到林连玉的晚年际遇,以此探讨林连玉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姚丽芳在访问中谈到,林连玉对社会的贡献已是盖棺定论,不过有些学者会认为,林连玉的坚持和付出,导致他遭政府褫夺公民权,教师执造也被吊销,晚年孤独寂寞,少有人探望,会质疑林连玉之前的贡献是否有些白费,所做所行是否值得。
“这触发了现代人和年轻人去思考林连玉的奋斗和追求,对他个人是否有意义,人的一生所追求意义为何,人生的意义又是为何。”
林连玉属惟士为能
廖文辉博士认为,就像孟子所言,一般人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有稳定生活才会想要为社会服务和贡献,另外一种人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林连玉就属于孟子所说的‘士’,为民族大义而奋斗。”
“有些人努力让生活稳定和温饱,有些人对物质生活不高,把更多精力用于贡献社会,其实两者没有对错之分,而是在于人生追求的差异。”
根据林连玉基金资料,退出杏坛后的林连玉,居住在吉隆坡士拉央峇鲁,晚年过著隐士般的生活,双眼也几乎看不清,不过他仍然手持放大镜阅读报章,关心时事。1985年11月,林连玉在去世前一个月留下了《答东姑》一文,反驳了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当时观点。
年青一代面临学华文困境 切身经历能理解林连玉精神
对于现在的人和年轻人能否理解林连玉精神,姚丽芳认为,不应该低估年轻人的感受能力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她提到,凡是前来林连玉纪念馆参观的年轻人,往往会对林连玉的事迹产生感动与共鸣。
姚指出,当今许多青年面临接受华文教育方面的困境,如师资短缺、学习华文机会受限,进而会思考为何有独中和改制国中,这些切身的经历能促使他们对华教产生共鸣,从而想要了解林连玉,并对他的贡献产生敬意。
年轻受访者陈黎晋表示,如果年轻人没有办法理解林连玉也很正常,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他当时遭遇的痛苦和压迫,比如战争和漂泊,在某种程度而言,也算幸事。
“如果他们真的感同身受,代表没有改变,其实也是一种悲哀,不是吗?”
陈黎晋以自身感受为例,最令他感动的就是林连玉的奉献及牺牲,让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得以延续。
他指出,大马许多周边国家如泰国及印尼曾经也有华文学校,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渐渐衰退,甚至一度遭到反对,反观大马则有许多像林连玉这样的人,坚定捍卫华文教育,使华文教育不至于消灭。
廖文辉博士则强调,现代社会变化迅速,仅5年时间便足以形成代际差距,现代人也有不同追求,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不需要就此否定。
“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接触林连玉的事迹,让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理解历史人物的贡献。”
他引用孔子弟子的理念指出,“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只要核心价值不变,即使有不同的观点都可以接受。
廖文辉认为,年轻人并非没有使命感,其实很多年轻人会由于自己的华人身份,认为自己有义务及责任学习华文,延续中华文化,这种想法也是一种使命感。
他进一步指出,使命感与个人兴趣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兴趣可以催生使命感,而使命感也能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