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黄梨工业局与采用夜耕方式的黄梨园建立合作关系,中为谢奥玛。

(新山15日讯)为提升国内黄梨生产水平,以及协助农民带来丰厚收入,大马黄梨工业局(LPNM)主席谢奥玛透露,该局正在研究“夜间农耕法”,以期令黄梨成熟期变快,加快产量。

他透露,上周和大马黄梨工业局工作团队视察Ananas premium私人有限公司,位于哥打丁宜迪沙鲁的MD2品种黄梨园。

“该公司自4个月前开始采用夜耕法,占地53英亩的黄梨园共使用32个便携式太阳能灯柱。农民分阶段进行农耕,一个晚上可在4英亩的黄梨园进行叶面施肥、除草及田地清洁等农作。”

谢奥玛昨日发表文告,作出上述透露。

占地53英亩的黄梨园共使用32个便携式太阳能灯柱。
占地53英亩的黄梨园共使用32个便携式太阳能灯柱。

他说,初步研究显示,黄梨像仙人掌一样,是景天酸代谢(CAM)的植物,一般上生活在干燥且炎热的地区,通过叶子气孔吸收养分占70%,根部吸收则占30%。

他表示,黄梨的叶子气孔在夜间会扩张,通过叶面施肥能让黄梨长时间吸收营养。白天则是黄梨休息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白天的热量增加及阳光变得炙热,气孔就会关闭。

他举例说明,清晨7时开始施肥,大约只有4至5个小时让植物吸收养分,上午11时的气候酷热,气孔收缩,叶面不能最大限度吸收,甚至被阳光的热能所蒸发掉。”

谢奥玛(左3)与团队视察采用夜耕法的黄梨园。
谢奥玛(左3)与团队视察采用夜耕法的黄梨园。

他提及夜耕优势,包括能对黄梨的生长产生影响,令成熟期变快,还能加快产量。

“采用夜耕方式对于农民来说,夜间会更舒适,不会太疲累。”

谢奥玛指出,夜耕法旨在通过黄梨种植者、行业参与者、高等教育中心或相关研究机构等外部战略机构的战略合作,展开实验和详细观察。

“大马黄梨工业局已经开始与采用夜耕方式的黄梨园建立合作关系,希望届时的发现及重要数据能够成为彼此共同的记录。”

他说,夜耕方式预计将让大马黄梨工业局在提高大马黄梨产量的框架下,探索出新的思路,以便为人民及国家带来良好回报。

黄国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