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沙巴州议会改选进入倒数,各个政党和候选人互不相让,前往选区的每个角落拜票拉票,举行大大小小的政治宣讲,竞选氛围越来越激烈,到底谁会笑道最后?至今没有人敢大胆预测。

沙巴政治比起马来半岛“马来人vs非马来人”、“穆斯林vs非穆斯林”或政党对决更为多变,包含种种变数和不确定性,如地方家族,个人忠诚、候选人特质、血缘、桩脚、资源、地区等都不可轻易忽略,复杂程度并非一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但是就概括而言,笔者认为有四个关键字探析2025沙巴州选的趋势——土著选民、投票率、区域、摇摆区。

(一)土著选民

根据笔者掌握的数据,沙巴州73个州议席里面,38个是穆斯林土著选民超过60%的选区,17个卡达山杜顺姆鲁选民超过60%的选区,并没有一个选区是华裔选民占比例六成(如下表1),若说华裔选民有影响力的州议席,仅有8个州议席属于华裔选民比例为30-50%的混合区,分别是甘拜园、亚庇亚庇、加拉敏丁、丹绒巴拔、伊罗普拉、里卡士、斯里丹绒跟路阳,有趣的是,这些选区都有几个共同点:(1)城市化程度较高:(2)希盟(行动党、公正党)实力较强:(3)投票趋势较稳定,变化程度没有穆斯林土著选区和卡达山选区明显。

土著选民是沙巴政治版图的最大一块,但是问题在于,穆斯林土著和卡达山人投票趋于零散,与高度集体性的华裔选民明显不同,候选人和地区因素比政党和族群更有影响力。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土著社群有优势的阵营,就有一定的选票基础逐鹿江山。

正当土著选票分裂之际,华裔选民在这中间扮演造王者,决定哪个候选人可以胜出,其中,18个混合选区是华裔选民有影响力的战场。从目前政党角力的情势来看,民兴党力拼单独过半执政,积极在华社群曝光,副主席王鸿俊喊出华社支持一票不能少,主打的议题也针对联邦政府和希盟,显然是要挖走希盟票源,从18个混合选区的多角战之中瓜分最多的席次。

当然,民兴党的风险在于,他们必须确保沙菲益阿达能够稳守东海岸地区,达到2018年大选和2020年州选的水平,毕竟民兴党在2020年横扫东海岸14席中10席,后来斯里丹绒的行动党州议员黄勇斌跳槽帆船,让沙菲益的东海岸独霸一方,可是民该党2022年大选在沙东华裔选区落后希盟,因此,东海岸是民兴党的天花板或是政治碉堡,这一次州选将是直接的检证。 

尽管民兴党通过唤醒本土意识掀起反风,这股浪潮的效应也许有限,主要是土著选票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政治因素——家族、桩脚、资源,他们对选举的看法跟华社和城市选民不同,据《阳光日报》(Sinar Harian)报导,选举季节也是沙巴内陆居民挣钱的大好机遇,民众在候选人到访之处摆摊贩售农作物和食物。

根据政治学者碧利洁(Brdget Welsh)在〈沙巴候选人因素〉(Sabah's calon factor)一文分析道,穆斯林土著和卡达山人盛行亲友在同一选区交战,目的是瓜分选票以边缘其他候选人,稀释竞争对手的选票。她也提到,沙巴土著投票倾向支持“代表政府”的候选人,可及性(accessible)和大方(generous)的候选人,越能得到土著支持,这也是沙盟整体执政表现逊色却还得到土著社群肯定的原因。如此看来,华裔选民的影响力如何,还要取决于土著选票的分裂程度如何,民兴党与希盟分食华裔选票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让沙盟、国阵、和谐党和立新党靠土著票源取势。

11月17日,沙巴团结党、沙巴立新党和民统党的党魁与卡达山社群政治强人拜林吉丁岸的共同会面,三党释出选后联手的可能性。三党一方面在7个选区缠斗(沙巴团结党参选10席,立新党46席,民统党25席),另一方面举行高层会议释出善意,好比行动党、马华、民政党和人联党在选举期间公开会面,这般卡达山政治竞争的这种政治图像是华社摸不清的面纱。

(二)投票率

不少政治学者和评论员分析认为,高达180万人是年龄低于30岁的选民,约合沙巴选民总数的31%,于是断定该群体将是决定沙巴命运的关键。惟,笔者的观点稍有不同:第一,基于沙巴经济停滞,就业机会匮乏,年轻人远赴他乡谋生,11月底接近年底的圣诞节和跨年假期,机票和时间成本都很高,游子返乡投票意愿如何有待观察;第二,实际上,所谓年轻选民是以土著为主,华裔选民比例越高的选区,年轻人口的比例越低(见下图1、图2、图3)。第三,年轻选民跟其他年龄层的选民一样,族群、区域、城乡和议题都形塑有别的投票行为,在投票意向上不太一致。

倘若年轻选民投票动能偏低,以中老年为主的在地选民便是定夺选战结果的群体,而且华社到底能不能决定某个阵营执政沙巴,还得看穆斯林土著跟卡达山人的政治动向,如果民兴党跟沙盟、国阵、立新党、和谐党的交战表现不如预期,纵使华社热烈响应沙菲益的“拯救沙巴”也难以撼动大局。

(三)区域

根据2020年州选和2022年大选的选举结果来看(见下表2),西海岸因为以混合区和城市选区较多,希盟在当地的实力较强。沙巴民兴党称霸东海岸,北海岸由巴汉达家族主导,东北岸和内陆地区则是沙盟和国阵激战区。

11月15日提名资料显示,沙盟和国阵依然在本届州选的传统战场碰头,于45个选区对战。民兴党试图拓展触角,委派60%涵盖律师、水利工程师、医生和工程师的新脸孔上阵,包括沙巴首任元首敦慕斯达法斯蒂芬的幼女弗芝雅发史迪文,深入希盟较有优势的西海岸和东北岸城市。在北海岸的古达跟哥打马鲁都,巴汉达兄弟两面下注,兄长维通领导和谐党单独提名40个州席,其弟维顿高举黑潮运动(Black Wave)大旗,目标是担任下一届政府的造王者,招纳独立人士专攻北海岸和西海岸的卡达山选区。

在596名候选人于73州席大乱斗之下,政党固票显得非常重要。行动党派遣陈泓缣(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和黄诗怡(山打根国会议员)出战,利用收拾投靠民兴党的叛徒为起手式,升高政党冲突场面,催出基层党员战力,当然主要的目标还是巩固火箭在华裔选民的支持度,尤其守住西海岸(大亚区)和东北岸(山打根)的票源。

 

(四)摇摆区

政治学者阿诺普育(Arnold Puyok)在新加坡智库ISEAS发表名为《沙巴政治的族群因素》(The Ethnic Factor in Sabah Politics: Competing Loyalties, Coalitional Strategies and Electoral Volatility >一篇文章提到,华裔选民有影响力的州席,2018年和2020年都稳定票投希盟-民兴党阵营,而笔者以2022年的大选结果回看这些选区(前述8个混合区),投票趋势都以希盟领先,而有趣的是,民兴党王鸿俊虽然是丹绒亚路两届州议员,2022年大选投票结果显示帆船落后于希盟和国阵,然后,伊罗普拉和斯里丹绒虽然是民兴党州议员(从火箭跳槽到帆船),两席的多数民意在2022年大选依然倒向希盟。

有人会认为,大选和州选结果动态不同,讨论的课题也有别,但是就多数票领先的幅度,以及历次国、州选举的成绩而论,民兴党扩大华裔选票确实有挑战,最重要的是,这些沙巴混合选区都不属于摇摆区。

如表2所示,2020年州选出现17个摇摆区(胜选者多数票不到10%),多数分布在西海岸、内陆区(鲁马丹、新都敏、里亚旺、金马旺、杜利)和东海岸(东谷、古纳、巴隆、古古善、西巴迪),而西海岸的摇摆区以穆斯林土著居多的议席(兵达善、加拉布奈、达老、必打卡士、班台马尼士)。2022年大选,如果以州议席来看,总共有24个摇摆区,西海岸与内陆区各有8席,西海岸的部分同样以穆斯林土著选民为主的战场,在内陆选区则是5个穆斯林土著选区(克里亚斯、瓜拉班尤、新都敏、里亚旺、纳巴湾)、3个卡达山选区(文那纳、金马旺、都鲁必)。

这些摇摆区都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土著选民比例占优势,而且以穆斯林土著选区较多;第二,华裔选票对选情的作用力有限;第三,没有任何政党或候选人可宣称在摇摆区掌握优势,投票结果变化显著,以新都敏为例,2020年州选民兴党凭著3.8%选票领先国阵,2022年大选沙盟民意党以3.3%领先民兴党。又如东北岸的加拉敏丁,在2020年州选,以民兴党的邱文正多数票高达24.5%,击败国阵马华候选人周国和,2022年第十五届大选,沙盟以2.9%的多数票击退希盟。

沙巴政治情势纵使充满变数,但我们一样可以看出一些简单的脉络跟趋势,亦即,土著选民是主战场;投票动能决定年轻选民的影响力;沙巴盛行地区性的政治诸侯,政党和候选人实力随不同地区而有明显强弱落差;摇摆区以穆斯林土著选区为主要部分,选票流向的变化剧烈,没有一个阵营握稳定优势。

冯振豪

视数字和咖啡如生命的怡保人,东吴大学政治系硕士,全球民主化、国会立法、选举策略、投票行为和政党政治为专长,曾参与过2024台湾总统立委选举的研究专案。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