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日本众议院在临时国会中,举行了新一任首相的投票。在此次投票中,甫于10月初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不负众望地成功当选日本新一任首相。这也让她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加上她是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坚定支持者,使得不少人都认为安倍路线即将重返日本政坛。但在中选的喜悦以后,她所要面对的挑战,比起她的前任石破茂更加地艰难。因此,她的首相之路,一点也不好走。
首先,高市早苗得先面对石破茂留下的烂摊子。在石破茂时期,他领导的自民党先后在两场重要的选举,去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以及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大败。这导致了自民党同时丢失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多数议席优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少数政府。
因此,在石破茂时期,自民党就面临著无法随意通过政策,需要看在野党脸色的局面。而高市早苗,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她在进行任何政策协调的时候,都得和在野党进行合作,只有在达成共识以后,她所领导的政府,才有可能在国会中通过法案。虽然高市早苗的处境,在和日本维新会达成联合执政以后,有稍微好了一些,但她和日本维新会的合作,实际上也存在著不少隐患。
高市早苗在成功选上日本首相以前,面临的挑战可不少。她在成功当上自民党总裁以后,并没有和她的前任一样,轻松就选上日本首相。因为在她上任总裁不久,和自民党合作了26年的公明党,也是属于中间派的政党,因无法接受高市早苗保守的作风,而宣布与自民党分道扬镳。公明党的举动,也让在野党们看到了不通过选举,就可以把自民党拉下台,取而代之的机会。
因此,在野的最大党,立宪民主党立刻提出了以国民民主党党魁玉木雄一郎为首相人选,组建以国民民主党、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为主体的政府提议。但这个提议,却遇到了三个政党之间,存在著诸多意识形态和政策理念不同的问题。在这种僵局下,高市早苗第一时间联系了和她的立场相近,甚至更为民粹的日本维新会,也和对方在多个议题上,如删减10%的议员人数、把大阪设立为日本副首都等提案上快速达成协议,使得在野党的合作破局,才勉强维持自民党的执政地位。
但日本维新会的立场,并非和自民党完全相同,他们在大阪和附近的奈良,都和当地的自民党基层势成水火,在选举上乃至地方议会上,有著诸多的冲突。因此,高市早苗上任首相后,在如何协调大阪奈良地区的自民党以及日本维新会之间的冲突,也需要下一番功夫了。她需要在维护当地自民党的利益的同时,不和日本维新会产生冲突,否则,日本维新会若和自民党的关系恶化,将会影响双方组成的联合政府的稳定。这将会影响高市早苗政府的执政能力,导致出现石破茂时期那种政策难以通过的情况。
况且,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联合起来,实际上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没有达到过半的门槛。他们在众议院有231席,距离过半还需要2席;他们在参议院有120席,距离过半还需要5席。这就代表他们还需要寻求其他政党的合作,如温和的右翼政党,国民民主党、极度民粹的参政党、甚至是在某些理念上和他们相近的前盟友公明党、立场激进的令和新选组等。这些政党的理念各不相同,和自民党以及日本维新会的不少理念都有所冲突,导致自维政府想要和他们合作,也需要在某些政策上进行妥协才行。
这么一来,高市早苗是很难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通过政策的。她在政府内部,需要和日本维新会进行协调,也需要和外部的一些政党合作,才有可能通过任何法案。因此,她是无法像安倍晋三那样,轻易以自民党的多数权通过法案的,这个首相位置,注定不轻松。
党内挑战
除了在政策上,需要和日本维新会乃至外部的某些政党合作,高市早苗也需要面对来自党内的挑战。此次选举中,高市早苗是靠著党内某些派系,如麻生太郎的麻生派等撑腰,才勉强战胜了劲敌小泉进次郎。而自民党并没有任何需要安抚败选人士,会在选后邀请败选的总裁候选人加入党内领导层或是内阁的传统,高市早苗实际上是可以完全任用自己阵营的领袖,出任所有党内和内阁要职的。问题在于,这些总裁候选人,都代表著自民党内部不同的派系声音,
若不尝试团结他们,可能会遭遇到党内派系不支持,甚至会尝试把她拉下马的情况。毕竟自民党在安倍晋三以后,继任总裁的菅义伟、岸田文雄和石破茂,都无法成功团结政党内部,导致自民党一直出现内部不团结,不完全支持总裁的政策,使得这些总裁都做不长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高市早苗得完全拉拢全部派系才行。因此,她才会做出把所有总裁选举的对手,都安排进党内高层或是内阁要职的做法。比如说,主要对手小泉进次郎将会担任防卫大臣(国防部长)、茂木充敏将担任外相(外交部长)、小林鹰之担任自民党的要职政调部长、甚至和她政治光谱最远、温和派的林芳正,都被她说服,愿意出任总务大臣。
在高市早苗的努力下,总算把自民党各个派系的主要领袖都拉拢了进来,让每个派系都参与到她的政府里头。这样一来,就不会有派系因为边缘化,而产生了想要把她拉下台的想法。但这么做,她就无法安插太多自己派系的领袖进入高层或是内阁。虽然她有把某些和她理念相近的领袖,如立场极为保守,要求加强外国人在日政策的小野田纪美、反对同性婚姻,反对夫妻别姓的木原稔加入内阁担任要职,但这些人也没有占多数。
高市早苗为了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导致己方并没有太多领袖加入内阁或是党中央领导层,让她的内阁不会出现太浓厚的“高市色彩”,也就是先前不少媒体提出的极保守色彩。毕竟高市早苗是日本非常有名的极右翼代表人物,她的内阁一开始也被认为将会有不少极右派领袖加入。但在各种妥协下,她选择了维持自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平衡,不忽略任何一方的方式,使得她的内阁看起来不会太保守,有著林芳正和黄川田仁志等温和派制衡,不会出现太过往极端走的情况。
这个选择的后果,就是高市早苗在不少政策上,是需要进行妥协的,不会全部照著自己的意思走,她推崇的安倍经济学等政策能否完全实施,都得打上一个问号。
日本社会民生问题
除了政党内部的问题,高市早苗也得面对一个社会上出现不少问题的日本。在石破茂时期,由于执政不利,导致日本社会出现了不少民生问题,如白米短缺、外国人和本地人冲突等。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而是延续到了高市早苗的手中。她需要在任内解决这些问题,给予日本民众一个满意的答案,她才有可能长期担任首相。否则,她极有可能成为和前任们一样的短命首相。而她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因为日本人民对她可是有不小的期待。
根据《读卖新闻》的调查,高市早苗的内阁新成立时的支持率达到了71%,是日本史上第五高,显示了人民对她以及她的内阁,有很高的期待。但这种期待,也是一种压力,若她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换来的将会是人民的失望。这也是为什么高市早苗一上任首相,就开始指示内阁投入工作,也开始对各种法案进行探讨调整,以求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
比如说,高市早苗在上任以后,就快速地指示法务大臣平口洋加强对非法移民的管控。这也是对日本近期出现各种排外情绪,甚至是反移民示威的一个反应,表明政府是有在尝试管控非法移民的问题,以求降低日本当地对外国人的反感。因此,高市政府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日本人民继续等待,而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一定的成绩,让日本人民觉得他们是有在做事的政府,才能避免被人民认为是另一个无能的政府。
从这来看,高市早苗在当选自民党总裁以后,说出将会“放弃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话语,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关乎到自己能在相位上待多久。她需要短时间内证明,自己是日本首相的最佳人选,尤其她还是日本第一位女首相,肯定会被人带著放大镜检视。
总的来说,高市早苗此次的首相之路,可谓是荆棘密布,每一步都是一个考验。她除了得应对来自政党内部,以及盟友日本维新会乃至其他在野党的压力,如何在坚守自己的立场以及对在野党进行部分妥协之间取舍,都是一个考验。此外,她得面临日本国内的各种民生课题的挑战,就算成功解决了,接下来还有外交上的考验。毕竟她作为日本保守派的鹰派人物,和中国以及韩国等国的关系都不是特别好,如何和这些国家交涉,也将会是她未来需要面对的考验。
高市早苗可以担任日本首相多久,就得看她的政治手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