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政策实施半年后,全球贸易到底受到了多大影响?
之前美国资产管理公司阿波罗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斯洛克就估计,美国经济衰退概率高达90%;其他专家也警告说,这会引发全球贸易战、通胀飙升、就业下滑,甚至让世界经济倒退好几年。
但事实呢,结果让人出乎意料:半年过去了,全球经济数据依然稳健。美国经济第二季度年化增长3.8%,第三季度预计差不多;消费者还在花钱,企业继续投资,股市热火朝天。全球来看,经合组织9月把全球增长预测从2.9%上调到3.2%。原本大家担心全球贸易会大乱,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失控通胀或大衰退,贸易总量保持稳定,甚至有些领域还有小幅改善。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特朗普的关税没有酿成全球经济贸易的灾难呢?
第一,特朗普的关税实际执行起来远没有他宣传的那么猛。在后期的关税谈判中,对几乎所有国家都有所下降。起初平均关税接近30%,但现在实际关税只有18%左右。例如对中国的关税威胁145%,实际只征收了三分之一;韩国从原来25%的关税降到15%;甚至一些小国如莱索托的关税为50%,但压根就没有实施。
第二,大量的豁免政策让关税的冲击大打折扣。近一半美国进口商品直接豁免,像智能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完全不受影响;巴西名义税率为50%,但实际豁免约700项产品,使得实际关税降到30%;加拿大名义关税为35%,但是因为美墨加协定里的商品免税,使得实际关税为6%;而实际在10月1日生效的100%的药品关税,之后也豁免了所有仿制药,仿制药可占美国药品销售的90%。
第三,企业也聪明地规避了关税。企业提前囤货,因为运输中的货不收关税,所以卖给消费者时没有因为关税而涨价;还有换标签重新归类报关,例如加拿大出口中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商品大幅增加,这暗示存在把不符合的商品换标签重新归类到美墨加贸易协议指定的商品中;还有一些企业存在低报发票的行为。
第四,就是最关键的是,没有爆发报复性贸易战。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原本以为各国会针锋相对,对特朗普的高关税进行反击和报复。但实际呢,美国贸易伙伴大多保持克制。保持克制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在下降,从本世纪初占全球进口的20%下降到如今的12%,这就意味著全球国家出口美国的贸易量都在下降,例如巴西对美出口占比从2000年代初的26%下降到如今的13%。所以针对美国极少的贸易量,被征收关税的国家,完全可以承受关税带来的影响,就用不著赔上与美国关系长期破裂的风险。
第五,各国转向贸易多元化,避开了直接冲击。例如中国对美出口骤减,但整体出口增长了6%,包括对东南亚涨了五分之一,对欧洲涨近一成。
最后就是,抛开美国,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开始抱团取暖,推动新合作。加拿大和墨西哥加深联系,欧盟和印尼签了取消高关税的协议;东盟升级和中国自贸协定,中国对巴西投资飙升60%。像其他一些小国,新西兰、新加坡、阿联酋发起“未来投资和贸易伙伴关系”;甚至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欧洲与跨太平洋伙伴进步协定也都在尝试扩大成员,扩大合作,深入推进一体化进程。
所以这个全球自由贸易市场,虽然失去了美国,但是并未失去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