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尚无整体性的调查和评估,目前未知全国众多民间信仰组织对本国华社文教事业到底做出了多大份量的贡献,但恐怕不少。毕竟从部分针对个别民间信仰组织的研究报告中,确可见到对诸如华校、华裔学子、华团、艺文团体或活动等的支持,尤其是在经援方面。此外,当然也有如提供场地、设备、人力、饮食、资讯、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协助。

简言之,自古以来,民间信仰体系,包括其庙宇、团体、个人等,本就与华社的结构和运作之方方面面大有干系,乃至或可说民间信仰其实就是华社本身的物质、文化、精神等需求的一种“神化”,即通过某种神圣或神秘叙事为华社的群体本质和生活形式建构了一套宏观的生态和秩序。从功能论的角度,这其实与其他宗教在特定社群中诞生的现象无二,只不过更具草根特色而已。

本国华社常有所谓“三宝”之说,即华团、华校、华文报章。然近年来随著民间信仰组织的活跃,所举办的活动规模甚大,甚至频频成为媒体报道的宠儿,相当博人眼球,或正因此,坊间开始有人觉得其应也值得被视为独立的一宝。事实上,若民间信仰及其组织不硬得纳入“华团”(即宗教社团子类)的话,本就该被肯定为一宝,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宝。

诚如有研究发现,早期的民间信仰庙宇往往成为一地华社的公共事务中心,包括提供教育、文化、福利、经济,乃至法治和政治等服务,后来才有偏世俗的会馆取而代之。然而,会馆也未必是彻底世俗的,因不少会馆其实也与民间信仰结合为一体,设有神龛、牌位,定时举行祭祀,乃至某些会馆还与庙宇共处于一屋檐下,最典型者如雪隆海南会馆。

当然,众所周知,随著现代化的进程加剧,主要诞生自传统农渔业社会的民间信仰越来越有被边缘化的趋向,甚至一度被深受西方叙事影响的知识界和文化界在舆论上刻板化为迷信、老旧、蒙昧,乃至“有害”等。好在本国政府大体上对华社的宗教领域采取比较“不想了解”但也“不多干涉”的态度,所以精英界的偏见不至于在实际政治上对民间信仰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管怎样,虽说本国还不至于像某些西方社会那样走到了“后现代”,但今天的主流论述已相对多元,所以传统的事物也开始受到较为客观、公正,乃至友善的看待,包括民间信仰。由是回头一望,人们才发现原来民间信仰其实也一直在“默默”地贡献华人社群,尤其是在乡镇地区,多少仍发挥著上述公共功能——只是不少组织也和一般华团那样,正面对著青黄不接的难题。

综言之,现今的民间信仰应被承认其于各方面,尤其在宗教和文教领域对华社的长久贡献,而且还足以继续给予厚望——当然同时也该赋予其更大的平台和空间。若是人们对它的宗教面向尚有点保留、敏感或避忌的话(尤其是对那些有信仰其他主流宗教者而言),至少也可肯定和支持其于文教方面的功劳、功能和发展。

至于民间宗教信仰组织本身,诚如前文一再提议的,应开始进行改革、提升、转型,除了保持原有的文教功能,如保育传统风格的建筑和文物、举行祭祀、举办节庆文化活动和赞助民间艺术表演(如传统戏曲、舞龙舞狮等)之外,尚能开拓新的功能,比如举办文教讲座和研讨会、开设经典教育课堂、出版读物、开设网页或社媒专页,乃至参与学术研究等。

惟自不待言,民间信仰组织若要提升其文教功能,创造更大的公共价值,进而繁荣华社的文教事业,恐怕还需要更多的人力和专才参与,否则仅能沦为空谈。这一方面就得看组织本身的立场和政策,也要看华社其他单位,尤其文化界和学界的主动性了。所以诚希望两边都能看到民间信仰本有的珍贵条件和价值,不要漠视之、辜负之、浪费之。

郑庭河

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博士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