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州巴硕勿打码州议员吴家良在接过行动党社青团团长不久,在一次接受火箭党媒采访时说,社青团的定位必须比母体更积极地发言,对事要敢想敢讲。当然,吴家良及其社青团伙伴本著“敢讲”的精神,跟伊党、土团党、马华以及巫统青年团长阿克玛,围绕各种议题对战到底。
9月25日,房地部长兼行动党全国署理主席倪可敏与吴家良等人会面中,肯定社青团这段期间的斗争,展现行动党的坚定立场,他也勉励社青团莫忘初心,不平则鸣。
笔者认为,不管是吴家良的敢想敢讲,亦或是倪可敏的不平则鸣,其实就是四个字:出一张嘴。
政治人物打嘴炮是正常不过的事,在实施民主政治和定期选举的国家更是见怪不怪,可是被批评只有一张嘴是对一个政治人物乃至整个政党的一大耻辱,因为打口水战是无力感的现象之一,表示无法实质回应支持者的诉求,然而,可笑的是,这种无力感却被行动党人粉饰得如此正正当当,用尽各种美丽辞藻合理社青团本质上的无能无为,简直是贻笑大方。
社青团跟其他政党的青年团一样,它是代表行动党最激进的声音,但是,如果我们以巫统和伊党做对照的话,不难发现,社青团并没有真正的议题主导权,其发言很多时候都是回应对方言行,完全是防守状态,例如,阿克玛先挑起族群宗教问题,吴家良再出来回应,然后巫统和火箭两党大吵大闹,又或者跟看不到政治前途的马华领袖争抢媒体镜头,互相吵得不可开交,在这些嘈杂声音下,将整个媒体环境搞得充满有毒有害的政治资讯。
就在日前,伊党加埔区国会议员哈丽玛带领团队拜会马华总部,赠送清真月饼表示好意,而吴家良却在面子书发文批伊党是华社公敌,酸伊党跟马华是“你送我月饼,我送你SD”。第二天,吴家良又转而评论国盟家内事,说伊党要民政党用自家党旗上阵大选是侮辱,后续还扯上“今日刘华才,明日魏家祥”。想问身为州行政议员的吴家良乃至整个社青团,马华、民政党与伊党之间的“恩恩爱爱”跟行动党有何关联?不同政党之间交流对华社有什么不好?这里面又有哪些“不平则鸣”的成文,还是说打嘴炮就是社青团展现自己莫忘初衷的一种方式?
华社不会反对社青团继续敢想敢讲,我们更期待社青团除了出一张嘴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
展示影响力
阿克玛的确是个政治小丑,可是他却是个称职的侧翼,因为他是主动寻找议题开辟战场的代表,而且有采取实际的政治行动,像是动员巫青团到槟城“纠正”倒挂国旗的华人店家,或者煽动支持者攻击涉案侮辱伊斯兰教的KK便利商店,即便阿克玛的这些做为导致他遭到警方和司法的侍候,他还是证明了巫统青年军不仅仅是敢想敢讲,他们还会主动采取行动。
同样地,伊党青年团也会动员支持者出门参与政治活动,其中,10月4日的反对城市翻新法集会便是伊青团积极筹办的政治运动,相较之下社青团显得软弱无比。
行动党青年军大可不必仿效巫青和伊青的偏锋模式,可以采取其他行动来展示影响力,以教育课题为例,年度财政预算即将提呈国会,鉴于华社通常高度关注华校拨款,社青团可以藉著预算案还没送交国会以前,带动华社讨论甚至诉求教育部预算分配不应边缘华校,从而发挥青年军的议题主导能力。
或者在遇到诸如倒挂国旗风波的类似事件,巫统、伊党和土团党又大肆煽动族群情绪,社青团可以充当制衡角色,动员全国基层跑透透,鼓励国人挂国旗,鼓吹党员和支持者跟国旗打卡拍照表示爱国心,通过正面的政治行动进行反击。讽刺的是,行动党第一个发起爱国旗运动的是雪州火箭行政议员黄思汉。
社青团也可以尝试在行动党路线上扮演角色,以展现年轻人可以左右火箭决策层的能耐,提高年轻选民对行动党的政治效能感。例如,公开施压党中央推派更多年轻、女性和专业背景的政治菁英参加选举。
不管怎么说,吴家良和社青团其实除了靠记者会、一张嘴或一纸公文之外,还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华社真正要的是有实际行动的行动党,而不是嘴巴行动的行动党,火箭领袖也应该切记,华裔选民之所以抛弃马华跟民政党是对两党在国阵的无力感开始,如果最激进的青年军都只有打嘴炮的功夫,我们对民主行动党还能有什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