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慈悯RON95燃油津贴计划(简称BUDI95)将在9月30日正式全面实施,全面改革RON95汽油原本的津贴方式,从全国各地不限人群、不限量的每公升2.05令吉统一价格,改为仅国人受惠,且每人每月限量300公升的每公升1.99令吉。不受津贴的油价则定在每公升2.60令吉,所有非本国公民,或每月超额的公民则需要按照这个价格购买RON95汽油。

就像其他政策一样,BUDI95刚刚公布,就受到广大反对人士的“监督”与批评,舆论骂声一片。

反对的声音

统民党批评政府允许全民享有RON95汽油补贴,已经背离“目标式津贴”的初衷。他们认为政府推出燃油补贴改革时,首相曾多次强调“精准分配”的初衷,即避免富裕群体过度享有补贴,优先照顾弱势群体。如今Budi95仅仅区分本国人与非本国人的做法,并没有将T20排除在外,似乎与之前削减T20补贴的承诺存在矛盾。

民政党全国主席刘华才则讽刺政府“效率世界第一等”,批评政策设计与执行重回民粹老路,显示补贴改革在方向与操作上缺乏一致性。马华副总会长刘亚强也提出质疑:财政部宣布的BUDI95落实机制,与第二财长阿米尔韩沙在国会的说法为何存在差异?若只是区分公民与非公民,政府斥资 8500万令吉开发的主要数据库(PADU)似乎不需要派上用场,那这套数据库不就形同虚设?这一笔钱不就等于白花了?前经济部长拉菲兹也毫不留情,直言政府的决定必须“真正落实”,而不是以讨好选民为考量。他批评BUDI95看似是解决补贴问题的方案,实际上却只是政策上的“捷径”。

除此之外,民间也传出一些反对声音。民众首先担心的是油站或出现拥堵的可能性。过去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和MyKasih系统初期推出时,都曾因系统宕机导致柜台无法处理交易,进而造成人潮堵塞。在大城市,自动添油设备较为普及,情况或许能缓解,但在城外或小镇,柜台排队的情况很可能无可避免。也有民众认为,300公升的限额并不合理,因为2.60令吉与1.99令吉的价差巨大,导致每月超过300公升使用量的车主需支付比以前更高的油费,这其实是一种“变相涨价”。更有人认为新的津贴只比旧的津贴减少了0.06令吉,就算每个月使用300公升,也仅仅省下18令吉,没有减轻多少负担。

这些声音在舆论场上此起彼伏,各种批评层出不穷,似乎BUDI95政策不论从经济、政治又或者是民生方面,都存在极大问题。但如果仔细思考上面的这些反对意见,似乎也有许多存在争议的地方。

站著说话不腰疼

首先从反对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反对意见集中在政府并未根据人民的经济收入给予合适的津贴,导致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共同分享福利,汽油津贴并未精准分配到更需要的人身上。笔者认为,这样的言论看似公平,实际却缺乏政治智慧。难道我们从一个群体拿走资源,丢到另一个群体身上,就是所谓的公平?

津贴来自人民的税收,经过政府的手重新分配给人民,不能单从经济收入一个角度去考量。社会的和谐与公平正义,都应该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政府固然需要让国家的资源分配更平均,但如果让交税更高的人一味付出,好处却只给交税更少的人享受,这也不是一件合理的分配方法。我们可以有帮助低收入群体的政策,但至少要让高收入群体感觉到公平。

所以BUDI95惠及所有国民的方案,笔者认为是一种较为和谐的做法。因为津贴的汽油类型首先能将一部分高端奢侈豪车排除,本就起到一定的“定向选择”作用,而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共同享有一样的配额、一样的价格,也能避免高收入群体产生过多的不平衡感,低收入群体也不会觉得高收入群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反对党那一套所谓的“没有精准分配”,在笔者看来属于“站著说话不腰疼”,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和民间情况,忽略某些群体的付出。若不是政治智慧不足,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考虑可能造成的影响而哗众取宠。

相比反对党的“不食人间烟火”,民间的反对声音则实在很多。大家普遍担忧的事情其实只有两个个:一是我们有没有更便宜的油,二是我们能不能打到油。

根据财政部表示,国人大多数的每月汽油使用量在200至220公升之间,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向上取整,应该足以应付大部分人的日常所需以及一定的额外支出。按照这个数据,民间担忧300公升汽油不够用的问题,应该属于极少数个案。

在此基础上,网约车、外送等每月对汽油消耗极大的车主都能获得豁免,没有限额,那真正会因为津贴方式改变而导致油费上涨的车主,应该只有每天必须跑上150公里通勤的人士。虽不能说BUDI95政策十全十美,照顾到所有群众,但也尽可能涵盖了大部分情况。而且BUDI95还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以后还会修改。在民众提供了一定量的数据以后,才有更完善的可能。

所以在此基础上,觉得新津贴方式提升幅度不够大的言论,则属于得寸进尺了。前财政部长政治秘书潘俭伟更在访谈中指出,我国现有的油价已低于邻国印尼、泰国,甚至石油资源丰富的沙地阿拉伯,让人觉得国人早已被补贴“宠坏”。笔者认为,“宠坏”倒不至于,只要补贴合理,执行起来也没有差错,国人还是会减少反对声音的。哪怕每个月只节省RM18,也是省了钱对不对?

真正的为民发声

然而,民众的某些担忧也是有其道理的。油站会不会拥堵?系统能不能顺利运作?这些就是非常实际,且政府都有前科的问题。MySara和MyKasih系统瘫痪的问题还历历在目,此次汽油津贴改革到底会怎么样?的确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担忧。汽油津贴涉及体积更大的汽车,若形成拥堵,造成的影响肯定比MyKasih更大。反对党的力量,更应该用在这些事情上。

监督政府的系统网络,提升官方系统的运行顺畅,乃至于质询政府、提升全国网络覆盖率,让许多人烟稀少的地方也能顺畅运行系统,让民众顺畅加油,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发声。反对党不是不能反对,但作为政府的构成元素之一,反对党也应该为人民的利益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而非不计社会和谐,或者刻意制造冲突矛盾,以逼迫某些敌对势力或者吸引民众注意力。

张孝仪

土生土长的沙巴人、11点妹(华土混血儿的后代),专注东马课题、人文历史及食物永续课题研究以便提高东马的能见度,坚信政策研究是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一环。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