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法议会经过两轮投票后,终于出现民进党在选举上的失败,而国民党则保持原有的势力。换句话说,在这场由选举委员会主导的“全民罢免”运动中,国民党从一开始到第二轮的公投,都是以多数票取胜。
原本民进党要要通过这次选举让国民党蒙羞,结果适得其反。国民党不但保住其在议会中的优势,而且也没能让民进党增加议席。在“朝小野大”的劣势下,民进党唯有通过改组内阁与国民党再斗一番。这让人感觉到民进党在民意投票中已退步了。
《美丽岛电子报》公布的民意显示,仅有31%访民对民进党感到满意,而有60.5%不满意。抑有进者,对行政院长的支持仅有27.7%满意,不满意高达53.1%。
虽然民进党党主席赖清德不必下台,也可以维持民进党的执政地位,但赖清德为改变形象和对舆论负责,他也调整了16名阁员。表面上表示赖清德愿负起责任。
不过,我们注意到赖清德对内阁人选的更换基本上多为非重要部门,比如卫生福利部长、数位发展部长、运动部长,而比较重要的应属经济部长、国发委主任及行政院秘书长。有人因此调侃赖清德偏向技术性官僚,而非政治性官僚的改变。
在这方面,可以观察到赖清德并非放弃权力,或准备与在野党协商,邀国民党人入阁,而是通过行政院长卓荣泰、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及总统府秘书长潘孟安,组成三人组合在党、府及院内贯彻和按总统的意愿行事。
从这边也可看出,赖清德除了加强权力和满足美国的要求,增加军费开销外,也会采用陈水扁时代及马英九时代,在面临执政上困境时,就会把权力抓紧。赖清德今天的做法就意味著他仍不需要与国民党共享内阁组合,但下来他能撑多久?就看他如何与美国达成协议,否则以特朗普的性格,他会对台湾毫不客气。在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时,特朗普就要求台湾向美国多缴国防军费。因此下来要看特朗普的经济会否陷入危机?
另一方面,中台之间的斗争也仍是方兴未艾。中国认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台湾则认为其地位未定。因此双方的论战是不可能停止的。但无论结局如何,中台只能有一个赢家而没有两个赢家。而今天台湾内部发生的政治斗争又会如何牵动中台关系?
这一次的罢免是民进党有意操作,以便国民党难堪,可惜两轮投票通不过,民进党也无可奈何。
台湾认为,只要美国死撑民进党,则台湾的未来将不会发生大变化,至于中共会以什么方式达到两岸合并的第一步,那就等到时局的改变后再说。目前美国还是沉迷在大国梦之中,以为一切美国说了就算。但这种日子也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