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师RM299配套”的故事在网络火爆后,引起许多网民针对马中90天免签口诛笔伐,不少社团领袖也对此表达忧虑。中国大使馆迅速作出解释,指游客每次逗留不得超过30天,180天内不得超过90天等细节。

这或许稍解公众的部分疑虑,但许多商家仍然担忧,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将趁机涌入大马非法打工或做生意,同时把“内卷文化”带来大马,把本地市场搅乱。

什么是“内卷”?台湾著名评论家雷倩博士,日前来马演讲时指出:“卷”听起来很可怕,但其实它的另一个名词,就是经济学里最常讲的,叫作:竞争。

因此,平心而论,如果有哪个行业是没人与你竞争的,那只有两种可能:(1)这个行业已经日薄西山,没人想入行了(2)这是新兴行业,知道或掌握技术的人极少,暂时没有竞争者。

然而,只要是赚钱生意,就迟早会有人加入,同行竞争是生意人永远躲不开的宿命。

那么,问题来了,本地商家为什么害怕与中国人竞争?甚至“还没打就认输”?是他们比我们聪明能干?还是我们不够人家勤奋肯拼?

有人忿忿不平,说“我们从来不怕竞争,我们只怕不公平竞争!”,抬出来的还是“中国政府大量补贴出口商家”那一套说辞。

中国2024年的总出口贸易额为3.6兆美元,这么庞大的数量,若说全靠政府补贴,恐怕是自欺欺人。

事实上,包括大马在内,每个国家都各有不同的补贴政策。我们出口海外的产品,也不时遭到欧美等国指责,说我们在当地进行倾销。

另一方面,大马政府也会严守把关,提防他国在本地倾销产品。几天前,贸工部就宣布,对中国、印度、日本及韩国进口的某些钢材制品,征收4.48%至36.80%的反倾销税。

这也证明,会对大马倾销产品的,绝不止中国;可偏偏有些人大小眼,一见到“中国”二字,就立刻抓狂。

行业竞争

过去,欧美日韩进军大马,在各领域攻城略池,大家为之欢呼。如今中国商家同样投资大马,却被有些时评人形容为“经济殖民”,而且反弹最激烈的,还是华裔网民。

同时,某些反中水军试图带风向,到处转发“农场文”,以“一个中小型工厂老板”的虚构身份,控诉今年马中免签带来的中国人,如何在短短4个月内,就导致他几十年的工厂生意归零,比微短剧的故事更惊悚。

也有人指责中国商家以集体模式,大举涌入某一地区进行“价格破坏”,仗著来自大陆的廉价材料,以超低价手法迫使本地同行无法竞争,最后只好关门大吉。

这说起来似乎有点耸人听闻,说穿了就是行业竞争的普遍手法。当初日本汽车横扫全球,把欧美的传统车企打得东歪西倒,靠的就是“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八个字。如今中国车企以同样模式在全球扩张市场,不也是凭“高性价比”胜出?

又比如欧美的霸级超市特易购、家乐福等,曾经挟著雄厚资本,在大马遍地开业,以“价格破坏”方式,把传统杂货店打得无招架之力。

然而,如今这些欧美资本也玩不下去,纷纷让路给本土的NSK、Econsave等。另外,走精致路线的Jaya Grocer与Village Grocer,几乎霸占了大部分购物广场;比起外国资本,他们显然更能掌握本地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Mr DIY、KK Mart 与去年刚上市的Speed 99,还有华阳咖啡及Zus Coffee等,同样在零售与餐饮界撑起一大片天空,说明本地企业完全有能力与外资一争长短。

生意人人做,但注定有人失败有人成功;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颠扑不破的至理。 

长久以来,由于政府的土著保护政策,大马华裔被迫比他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拼出一片天。相对的,广大土著习惯了受保护,有些还养成依赖性,竞争力普遍比不上华裔社群。

幸或不幸,本地华商也正因如此,长期处于一个相对竞争压力不大的环境。别说中国,在其它亚洲国家如新加坡或韩国等人眼里,本地市场明显“比较容易找吃”。

在这样的环境因素下,有些商家一旦生意上岸,就慢慢失去危机感,以为只要一成不变的“坚守下去”,就能继续过安稳日子。 

然而,过去那种开一家杂货铺或咖啡店,就能养活三代人的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

改变原有商业模式

面对时代变化而无法顺应转型,只能面对淘汰的结局。当你的长期顾客,突然选择采购别家产品,你是该积极探讨竞争者的优点,看看如何加紧改良,迎头赶上?还是像个怨妇般怪罪人家抢走你的生意? 

若抛开部分大马华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单纯以商业角度看,我们完全不输给欧美日韩,难道就偏偏“卷不过”中国人?

中国人善于以最低成本,最有效的生产模式,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推广市场——请问,这纯粹是中国人才懂的生财之道吗?大马华裔商家有哪个不也是这样做生意的?

诚然,马中免签、两国贸易往来升级,有无限商机,也带来各种挑战。但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会带来新的转机,也会触发各种行业的转型。比如在疫情期间,外卖、居家办公与线上带货,都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所有的创意行销,所有的另辟蹊径,所有的弯道超车,都是“卷”出来的。所谓的蓝海,其实就是从红海杀出来的一条航道。而蓝海,也不可能永远一直保持蔚蓝。 

每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都知道,做生意必须勤勤恳恳、与时并进,还要对市场变化有敏锐触觉,随时应变。面对强大竞争,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检视自己的商业模式,为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作准备。

如果只会怨天怨地,却不愿意付出努力改变,就只好等著被淘汰。

相信我,那些有大把时间在网上发牢骚或谩骂的,肯定都不是生意人。

黄金祥

不知天命的市井之徒,沉迷武侠世界,畅游复仇者宇宙。兴之所至,拔笔为剑,快意江湖。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