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伊党雪兰莪士毛月州议员努希参访兴都庙,在党内引发热议,出现支持和反对的声音。

代表保守观点的伊党宗教师理事会成员莫达瑟尼认为,这是“不恰当”行为,应该避免,并劝告该议员别再重复这种行径,它带来的伤害远大于利益,伊党也会受伤害,即便有好处,也只是议员个人而已。

他认为,该议员没必要去庙宇或教堂来证明伊斯兰是宽容的,《古兰经》内已经有经文足以证明伊斯兰的宽容和公正。其潜台词是“不要逞英雄和博出位”,乖乖遵守“传统做法”。

与此同时,另一种中庸观点,则通过伊党宣传局政策与研究部主任努鲁带出来。

他为议员辩护指出,议员只是进行友好访问兴都庙,以回报庙方早前参与他所举办的开斋晚宴。在场的议员也没参与任何宗教仪式,只是听取庙方讲解兴都庙相关事宜。言下之意是,不要“小题大做”。

伊党精神领袖已故聂阿兹和党主席哈迪阿旺也曾到访兴都庙。伊党的政敌还炒作说,两人成了兴都徒的膜拜对象。

伊党领袖在此课题表达不同意见,出现不协调,缺乏共识的感觉,有损一直强调团结的伊党。

不过,更多类似的“不协调”和“分裂”反而是好事。针对重大议题,有不同观点的讨论,提供不同视角,反而打开党员的认知。

不同意见原本就很正常,不同观点,也非坏事,期待伊党继续“分裂”和“争吵”。

这种分歧,说明伊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公开表达不同观点,冲击伊党保守派,仿佛自我打脸,有些尴尬。

或许,以哈迪阿旺为首的主流保守派,不喜欢内部出现观点激荡,只需遵守党内“一尊”的决定就足够。

在“穆斯林进入非穆斯林宗教场所”的课题上,伊党内部有中庸和保守观点的差异。保守观点也不代表全部,至少有领袖开始公开表达不同观点。

伊党过去也不是这么保守。什么时候开始,伊党议员只能进入清真寺,不能踏足其他非清真寺的宗教场所呢?

倘若如此,伊党议员只能代表穆斯林,无法代表包括佛教徒、基督教徒、兴都教徒,以及锡克教徒等的全民。路会越走越窄,也难以获得非穆斯林支持。

我相信,伊党会为了选票考量做出某些调整,淡化保守色彩,让党内出现更多中庸声音。

不过,这应该不会快速的发生在哈迪领导下的伊党,而是后哈迪时代。这段期间希望伊党更“分裂”和更“不协调”,浮现更多中庸观点,这对维护大马的多元有很大帮助。

蓝志锋

电台的内容和新闻工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