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4月2日宣布启动全球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马来西亚被征税24%,当天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狂跌超过1000点。

美国总统出示的看板显示美国货品在马来西亚“被征47%关税”(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所谓“被征关税”计算公式竟然是相关国家的贸易逆差除以贸易总额!),而美国向我们征收的是打对折的24%。

中国则是再增加34%,我们邻国泰国、印尼和越南则分别是36%、32%和46%;因此,相对而言,在这全球自由贸易结束、美国关税政策现实下,我们的特定产品譬如和泰国竞争的高端手套可能更有竞争力,广泛来看,则是全球贸易新格局下,我国政府需要调整经济政策措施,协助经济生产,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在中国,由于新一波关税已经导致许多小企业外销产品譬如低价服装被迫削价转内销,价格惨不忍睹,几无盈利可言。

因此,低盈利产品的压力之大,除了转移给进口商和消费者,别无他法。

也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中小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的盈利一般已经较低,在面对通货膨胀、工资提高、燃油成本提高、电子发票行政成本、外劳公积金缴纳成本,可能面对经营不可行而需要结束营业,这将导致减少就业机会等连锁反应。

中美贸易战、全球关税战,已经一改过去数十年的全球自由贸易格局、也导致世界贸易组织(WTO)形同虚设。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享有近20年繁荣至关重要,也对全球消费者产品的价廉物美,贡献至伟。

马来西亚的电子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达到连续多个季度出口产值双位数成长,这对我国疫情后经济复苏非常重要;美国市场对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我们需关注我国今年5%的经济成长目标、吸引外资投资的政策布局、今年7月宣布的第13大马计划,以及对各行各业即将显现的冲击。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已经计算出关税对各行业的冲击,包括行业盈利、出口总值、经济成长率;譬如韩国已经估算出其汽车行业、国家经济生产总值的影响。

政府部门理应也有了应对冲击的扶助政策与新布局,一些影响企业运营成本和现金流的政策应该考虑暂缓,以便评估对经济生产活动的冲击,确保企业生存。

新加坡在2月18日公布的2025年财政预算案,就落实退税政策以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现金流,未雨绸缪。

周忠信

柔佛州行动党明吉摩州议员、中央政策局成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