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然而近期,一场与奶茶相关的争议再次凸显了我国低调处理外交事务的态度。中国连锁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因在越南的展店计划涉及“九段线”地图,引发越南网民强烈抵制。这场争议随后也蔓延至马来西亚,一些本地网民在霸王茶姬的社交媒体平台留言表达不满,发起抵制行动。
其实除了南海问题,马中关系中也在文化输出、技术合作等领域出现诸多争议。例如2019年中美合拍动画电影《长毛雪宝》(Abominable)因片中出现“九段线”地图,被我国政府要求删减相关画面,否则不得上映。与此同时,与中国合作的5G建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也伴随著安全与主权方面的考量,尤其是在5G网络建设中引入华为设备的决定,引发部分人士对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的担忧。此外,中国电商平台(如淘宝、TikTok Shop)近年来我国市场快速扩张,尽管带动了本地电商生态的发展,但部分中小企业担忧竞争加剧,影响自身生存空间。
马中合作的大型基础设施与房地产项目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东海岸铁路(ECRL)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偿债能力,以及中国开发商投资的森林城市(Forest City),因高端房价及外资持有比例问题,曾引起本地民众的不满。尽管这些问题尚未对双边关系造成实质性冲击,但它们反映了我国社会在中国对我国的文化、技术、经济甚至领土范围都形成越来越深的影响之际,对马中合作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痼疾难医的南海问题
九段线作为中国延伸至东南亚海域的地图界限,虽多次使用“历史性水域线”、“历史性权利线”、“岛屿范围线”等多种主张去定义,却仍旧让东南亚各国认为这是中国企图将领海延伸至南中国海深处的领海线。菲律宾就曾经多次与中国发生领土纠纷,并入禀海牙国际法庭。我国海军首长祖哈米也在3月24日透露,海军计划在砂拉越增设军区司令部、兴建新基地,以及部署大型舰艇,以维护我国在南中国海岛礁与海域的主权。尤其是在2021年后,中国的船舰、飞机多次进入我国领空领海,甚至指责我国在南中国海的汽油探勘工作侵犯中国领土。
但是南中国海触及了东南亚约8个国家的国界,再加上中国的干预,每一个岛屿都需要进行长期的谈判的仲裁才能确定归属,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导致南海主权注定是一场冗长谈判。我国不可能让各方合作因这场谈判而停滞,因此尽管南海问题偶有升温,但马中两国政府普遍采取低调处理的方式,通过双边对话和多边机制(如东盟-中国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寻求和平解决方案。这种务实的外交策略,使得马中关系得以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取得平衡,并确保经济发展不受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
经济优先、分歧管控
面对各种争议,我国政府更倾向于经济优先、分歧管控的策略,尽量避免各种争议影响双边贸易。在 2024 年马来西亚-中国峰会招待晚宴上,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表示,马中两国的经济联系持续深化,截至去年前 11 个月,双边贸易额已接近 980 亿美元(约 4377 亿令吉),几乎与 2023 年全年总额持平。
在贸易方面,中国仍然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双方在电子制造、基础建设、能源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准入和投资机会;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在马来西亚发挥了重要作用,多个大型项目如东海岸铁路(ECRL)、关丹深水港扩建计划等,进一步加强了两国在基础设施和物流领域的合作。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我国国内的经济增长,也增强了我国在东南亚区域的贸易枢纽地位。
平衡外交政策
我国政府总体上采取低调而务实的策略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经济利益优先。马来西亚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贸易,而中国不仅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投资来源。因此,政府倾向于优先确保经济稳定,避免因政治或外交争端影响商业利益。其次,我国长期奉行“平衡外交”政策,在深化与中国经贸合作的同时,也致力于维持与美国、日本、东盟等国家的关系,以确保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国内政治现实也是政府决策的重要考量。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我国在处理中马关系时必须兼顾国内不同群体的立场与诉求。华人群体普遍支持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而部分马来民族主义者则对中国的影响力持谨慎态度。因此,政府通常采取折中立场,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引发国内政治矛盾,以维持社会和谐与政策的可持续性。
简而言之,尽管马来西亚与中国在南海主权、文化输出、技术合作和投资等方面存在分歧,但政府整体上依然采取低调、务实且平衡的外交策略,以经济利益为优先考量,并通过多边机制和外交对话管控争议。这一策略不仅推动了双边经贸合作的稳步发展,也使马来西亚在地缘政治复杂的东南亚地区得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外交立场,这就是我国务实的外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