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马来西亚的晶片市场会否受打击?
美国总统拜登在1月13日宣布,将部分国家划分为三个等级,以限制这些国家使用美国技术制造的晶片。大马被列入第二类别,意味著该国将面临更严格的存取权限。
随后,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表示,这项宣布暂不会影响马来西亚现有的数据中心运营。但政府将密切关注并持续评估其潜在影响,并与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及相关各方沟通,了解具体监管范围。
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则指出,目前晶片出口新政策细节尚未明确,政府将与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应对方案。若美国进一步限制人工智能晶片出口,不仅大马受影响,预计许多国际市场的运作也会被打乱。
先看回大马晶片市场的数据。
2023年,大马晶片市场总额达5754.5亿令吉,出口额占全球7%。政府计划在2030年前将市场规模扩大一倍至1.2兆令吉,并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至15%。
目前短期来看,美国的新限制对大马影响不大,然而随著特朗普上任后,不断强调“美国优先”政策可能带来更大的挑战。毕竟特朗普以往在全球商贸领域强调谈判筹码,不按常规行事,未来4年可能会阻挠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影响该国成为全球半导体出口国及数据中心枢纽的计划。
事实上,目前有三大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1.AI技术与晶片取得受阻:若无法取得最新的人工智慧晶片及技术,将降低大马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力与竞争力。
2.影响数据中心发展:大马积极发展数据中心产业,但美国企业可能减少投资,导致大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下降。
3.挑战2030年市场占有率目标:大马政府设定在2030年达到全球15%晶片市场占有率的目标,若美国政策持续收紧,恐将影响此计划的实现。
为了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政府正在推动《国家半导体产业战略》(NSS),以吸引至少5000亿令吉投资。这个计划将专注于本土与区域化科技应用,例如发展小模型技术及人工智慧落地应用。此外,政府可能会增加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与研究资助,鼓励本土企业参与技术研发。
对外而言,相信政府仍会保持政治中立,与美国展开谈判,希望基于长久以来的贸易关系寻求缓冲。不过,随著大马成为金砖国家伙伴国,与美国的关系可能需重新评估应对策略,以在国际市场寻找替代方案,例如与中国、日本、德国及台湾加强技术合作。
美国目前是的大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拥有长期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然而,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加征关税,可能对两国贸易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并影响大马的晶片出口市场。
纵观来看,虽然短期内影响有限,但随著美国出口管制趋严,大马需要积极应对,以确保半导体产业与数据中心计划不受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