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刚开年,出现画蛇添足情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原本应该体现“包容性和永续性”的马来西亚,却因为掌管伊斯兰宗教事务的首相署部长莫哈末纳因透露,政府将推出新版《规范穆斯林在非穆斯林庆典中的参与指南》,在多元宗教和种族的社会炸开了锅,掀起非穆斯林社会的焦虑与反弹。

“包容性和永续性”是大马今年成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所制定的主题。政府应该全面贯彻,以凸显包容和永续的重要性。

可是,《指南》过于一尊伊斯兰,忽略国内长期以来的跨宗教种族的互动,如今似乎在打压不同信仰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限制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在宗教庆典,甚至民俗文化活动,如葬礼。

对于倡导“昌明大马”的安华和团结政府而言,这份《指南》是对包容和永续的讽刺,它让大马在跨宗教信仰和跨文化交流课题上倒退许多,逐渐靠拢保守,不利大马引以为傲的社会融合、中庸与多元国际形象。

当穆斯林出席非穆斯林庆典时面对诸多限制,穆斯林感到担忧。身为主办方的非穆斯林也有压力,最终的妥协方案可能是,停止邀请穆斯林出席非穆斯林的活动,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麻烦。

独立至今,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的民众都能和谐生活,没有出大乱子,整体和谐氛围也维持良好。或许新版《指南》的用意为了阻止2R课题被炒作,但,它的狭隘规范,产生各种限制。

《指南》的修订,是否因为政府面对在野党的压力?抑或为了回应保守右翼组织的要求?

面对多方批评声浪,纳因敦促各方克制,不要制造误解或争议,因为《指南》出于高尚的意图而制定,以确保宗教活动有序进行,促进国家多元宗教社会与文化和谐,避免社会不安。

他认为,《指南》允许穆斯林尊重地参与其他宗教的庆祝活动或仪式,同时遵守适当礼仪,并坚守伊斯兰信仰原则。

不过,《指南》落地后,真的能如纳因形容般的美好吗?我有所保留。

变相干预

表面上,这是单方面只针对穆斯林的指南,实际上它对非穆斯林的庆典活动也在下“指导棋”干预,变相干预主办方的自主性。

按照《指南》规范,若苏丹依布拉欣日后出席柔佛古庙游神活动时,古庙理事会必须向伊斯兰当局申请批准,并且征求当局的意见;同时,现场也不能出现古庙/神像的符号标志等,这些统统要撤下吗?否则违反《指南》哦?

还有,非穆斯林丧礼期间,许多家属根据死者的宗教进行丧礼和布置灵堂,现场经常出现神像等非伊斯兰宗教符号。若穆斯林来吊唁,就算他们没有参与宗教仪式,灵堂内出现的宗教装置是不是也要撤下,以满足《指南》?

这只是某些可能出现的情况,一旦落实《指南》,肯定出现更多混淆。这是我们要的局面吗?

纳因说,《指南》一直都存在,民众无需担心。一旦敲定和落实,将有助于政府推动人民团结与相互尊重,同时不会引发任何来自伊斯兰角度的担忧或误解。

这仅是纳因单方面解说,完全忽略另一方受影响的非穆斯林群体观点。

我不晓得得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国家,邻国印尼也拥有类似《指南》吗?其他国家是否也有这种维护多数信徒的指南?

蓝志锋

电台的内容和新闻工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