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何时变得这么上进的?”前一阵子,某个朋友A常常分享自己上课的感想。记忆中他并非是个努力求学的人,没想到男大十八变,突然变得生性起来。
没办法,要赚更多钱啊。A笑著说。
当下我并不觉得不妥,后来另一个朋友偷偷转告,A上的正是某些号称“投资大师”开的课。报名参加这些课程的人很多都是企业老板,非富即贵,A看到这些成功的人都上过这些课,跟相关人士打听之后,才决定花费巨额上课。
这叫做投资,他骄傲地说,并大方分享上课的内容。不过听完之后,身为理科生的我竟不觉得有额外收获,他说的几乎都是网络上不难找到的知识点,倒是如何透过上课制度制造生态链,让学员结识后缔造强大的人脉网,这个过程还比较有趣。
“所以你真正学到什么?”我还是忍不住问。
就是懂得更快赚大钱啊。他语气有点不耐烦,毕竟分享那么多资讯后仍见我看不到重点,这句话仿佛侮辱他的智商。
但这句话让我找到答案——为何大马的诈骗活动总是层出不穷,永远猖狂。
拿A当例子好了。
对他而言,就算是付钱上课,最终目的并非是得到扎实的知识,而是希望更快赚大钱。当然,大部分商业行为都会强调,无论什么服务或产品,未来要如何变现才是重点,但目光只锁定在赚钱,而非先让知识深耕萌芽,就像拔苗助长的故事,看似几乎得到满意的结果,实际上这些结果分分钟又有瞬间枯萎的风险。
说得白一些。一旦目标局限在赚大钱,而非全面学习所有知识,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种“惰性”,只要察觉某些点与赚钱无关,脑容量就选择略过不学。久而久之,思考记忆就会变得越来越僵化,凡与赚钱无关的事都自动剔除。
看似培训成敏锐的“超级赚钱脑”是吧?实际上这才是最危险的地方。当脑中只有赚钱,一心往钱冲,其他都不理,这才让许多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只要诈骗分子兜售著可以快速致富的旗帜,找来几个合伙人充当桩脚,不断制造出能合力赚大钱的幌子,相信我,就算只有几个人入局,诈骗数额也足够让罪犯不愁吃喝一两年。
毕竟这些想要快速致富的人都是聪明人,这些聪明绝对是已在职场上经过一些历练后,累积一些财富后不满足,才会想要找到更多捷径,让自己的聪明更有价值。
换句话说,会遭到诈骗集团欺骗的并不是笨蛋,反而都是聪明人。只是他们的聪明都只看见钱,而钱以外的事都没有放在眼里,学东西都只学一半,才会忘记应该跳出来用更大的格局或逻辑看待事情。
近期网络上许多人都在讨论某博彩公司的累积金额,这种热潮让我想起《鱿鱼游戏2》里,孔刘拿著彩券与面包到公园里,让乞丐选择其中一样事物时,所有人都选择拿彩券,以期能一夜致富。
或许这不是大马人专有的特性,而是人性本来就有的贪婪。若真的不愿踏实学习,一心只想虚荣求带飞,那也怪不得社会上为何有许多明目张胆的集体诈骗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