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外流在大马是个历久不衰的课题,一直以来都有很高的讨论热度。马来西亚目前是一个中高收入国家,一般上,这一类国家是人才流失问题的重灾区。
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因为足够富裕,比较容易留得住人才;而穷国少人才外流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够穷,人民负担不起移民的成本,加上教育制度残缺不全,无法大量产出其他国家需要的人才。
因此,像马来西亚这样的中高收入国家,其人民一方面没有富裕到可以排除离开的欲望,另一方面又有足够的钱能够负担得起移居到其他国家的费用,而且相对穷国而言有良好的教育制度,能生产高收入国需要的人才。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人从富裕国家移民出去。即便是最富裕的国家也会有人因为各种因素想要移居国外,比如寻求刺激与冒险、喜欢其他国家风土人情、与外国配偶结婚或其他个人原因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不太富裕的国家相比,高收入国家在留住人才方面占有优势。有人可能会问,如果问题在于我们不够富裕,难道我们不能继续提升经济表现,晋升为高收入国家?问题是,我们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过程似乎在过去几年卡在某一方面,停滞不前。
2021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马来西亚很可能在2024年至2028年之间过渡到高收入经济体,虽然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当时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万1200美元(约5万0348令吉),距离高收入门槛1万2536美元(约5万6343令吉)仅差1336美元(约6005令吉)。
然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马来西亚目前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万1970美元(约5万3807令吉),而目前的高收入门槛为1万4005美元(约6万2954令吉)。
我们目前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与高收入国家门槛之间的差距为2035美元(约9147令吉),高于世界银行2021年报告里的差距。政府有必要研究我们近几年为何会在这方面倒退。
当然,如果我们接受大马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那么我们在此期间可以做些什么来尽量减少人才流失的负面影响?
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看看我们有什么优势可以用来与高收入国家竞争。比如,我们可能无法通过提供更好的薪酬与福利来竞争,但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提供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或更好的社会福利制度来竞争吗?
我们能否研究实施四天工作制,或者让我们的医疗制度即便不能改善,至少也保留目前的水平,而不是退化到到美国那样的状况?我们能否帮助我们的科研人员利用全球化网络来弥补本地资源的不足?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加快人才招揽
当然,除了防止人才外流之外,加快我们招揽外国人才的步伐也是当务之急。据报道,其实邻国新加坡也面对严峻的人才流失状况,只是他们同时也打开国门大量招募外国人才,因而弥补了这些外流人才留下的空缺。
有人可能会问,不是说富国比较少人才外流吗,为何新加坡还会有这种问题呢?
只能说,新加坡的状况比较特殊,因为与西方民主富国相比,其政治体系还保留威权体制的特征,而一般状况下好吃好住并接受良好教育的人都会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后继而在精神上产生更高的追求,比如自由与尊严。如果在本国求不到的话自然就溜到国外去了。当然,新加坡够富有,即便离开的人多,吸引过来的外来人才也足以弥补这个缺口。
我们虽然没有这些高收入国那样富有,不过如果我们肯在这方面努力,提升我们在招揽外国人才这方面的成效,这也将大大减缓我们因为人才外流而面对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