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与“华教园丁”莫泰熙聊天,我问:“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华教工作这么多年?”这位曾在董总长期担任行政主任,被排斥离职后仍走遍全国大小独中,以园丁姿态讲述华教故事的南大学长,思索片刻后以坚毅的口气回答:“在我任职期间的几位华教领袖,他们都有担当的精神,遇到困难绝不逃避,总是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大大鼓舞了我的工作热情,激励了我的责任感。”是的,华教前辈竭尽心力,忍辱负重,无怨无悔,敢于反对强权恶法,敢于争取公平权益。
我们想起“族魂”林连玉先生“幸有嶙峋傲骨在,更无暮夜苞苴羞。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的大无畏气概。想起“统考之父”林晃升先生,在“茅草行动”中带著高血压药片锒铛入狱。他本是矿家钜子,因领导华教运动,他的12张矿业执照都被吊销了。想起以木铎敲起晨钟的沈慕羽先生,挥著如椽大笔,酣畅淋漓地写出“服务一生,战斗一世”的楷书墨宝。这些华教先贤最令人敬仰的就是他们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为了民族大义而赴汤蹈火的凛然正气。
林连玉先生在日本侵略马来亚时参加了医疗辅助部队,多次遇险。日军投降后,他执教过的尊孔中学被破坏得只剩空壳,他又出钱出力,变卖所有产业,奉献尊孔以助其复校。他因反对改制华校的“达立报告书”而被褫夺公民权与吊销教师准证,晚年过著清苦生活。他在80大寿的铿锵发言,至今仍在华教人士的耳际回荡:“我林连玉堂堂正正地做人,我不变节投降,我没有垂头丧气,我没有逃避走开。”这就是担当,这就是气节。
林连玉先生的担当和气节,是建立在热爱脚下的国家,热爱民族文化的根基上,而他的见识和睿智,却拓展成他宽阔的心胸与格局,那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学习和继承的榜样。他在马来亚独立前就主张国家独立和各族同心协力建国,号召华人热爱脚下的乡土,视之为应该效忠的祖国,并展开将华文列为官方语文的运动。他还身体力行,推动召开争取公民权大会,为百万华人争取到公民权。他给我们留下高瞻远瞩的寄望:“我们的子子孙孙,将要世世代代在这可爱的土地上,同工作,同游戏;在遥远的将来,更可因文化的交流,习俗的相染,把界限完全泯灭,而成为一家人。我们当前的责任,就是要为我们的子子孙孙打好友爱与合作的基础,培养起共存共荣的观念。”
“遥远的将来”还会遥远吗?反正作为一个砂拉越人,作为一位为独中付出50年心血的教师,我是时刻不忘林连玉先生深富启发性的训诲。我在教导华乐团训练时,常在演出节目中加入马来民歌与比达友族的音乐,学生中也有人会弹加央人的沙贝琴。我在带领“少年作家坊”做户外教学时,也和他们一起拜访马来渔村与比达友族的胡椒园,藉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与劳作方式。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对“互相尊重,共存共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今年8月份在古晋举行的马运会中,以“多元民族融洽相处”著称的砂拉越以76枚金牌荣登榜首。令人注目的开幕典礼中,500多位各源流中学生(其中独中生占百名)表演了别开生面的团体操。这批学生经过10天的一起操练,一起休息和用餐,一起喊伊班语的加油口号“呜哈”,端得合作无间,正式登场时博得如雷霆般的掌声与喝彩声;加上马来手鼓、二十四节令鼓和醒狮队的表演,更令人叹为观止,也从侧面阐述了“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意义。
全民小学
得天独厚的犀鸟之乡,我们也从报章上看到砂邦政府早已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每年拨款1000万给14所独中,独中生可以申请砂拉越大学(取消固打制),并有机会享受免费待遇等等。一个贤明的政府与各族亲善互动,使到那“遥远的梦”也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了。
这就是林连玉先生的期望和前瞻性“格局”的具体落实,不是吗?
据砂拉越华小董联会披露,全砂二百多所华文小学中,土著学生竟占了38%的比率,这证明华文教育的设备、师资素质和教学内容,已广受乡区各族人民的认可,具有“全民小学”的潜能。这不也是华教人士所喜闻乐见的好事吗?感谢林连玉先生,您的格局开拓了我们今天该走的道路。
本文为2024年华教节特辑系列文章之一,由林连玉基金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