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华语、华裔、华族、中文等用语与概念是马新华社与华媒常见的用语;只是这些名词与概念起源于何时或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知者恐怕不多。

这么说是因为笔者曾好奇地向多位专家学者请教,竟然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为此只好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寻找答案,终于在徐威雄博士《马星华语的历史考察》一文,及邱克威博士的《马来西亚华语研究论集》一书得到了初步答案。毕竟,华教是许多华族,特别是华教斗士中所特别关心的课题。搞清楚这些词语与概念的来龙去脉肯定是有所助益,也可满足有兴趣者如笔者的好奇心。

首先,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用词与概念竟然是古已有之,而非现代的概念,也不是如某些学者所言是1950年代马新迈向独立时,为了区别中国与马新的不同而刻意创造出来的新词,也就是以华人、华语取代汉人、汉语。这种意识形态论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这些名词与概念是古已有之,而且是千多两千多年前便已出现的用语与概念。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人便自称自己是华夏族,华者花也,繁体字的华是象形字,像一朵盛开的花,含有高贵之意,而夏者,含有广大之意,合起来便是指称高贵的大国或文明,突显出一种带有文化优越感的内容。

在这基础还衍生出“华夷之辨”的概念,也就是说华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文化方面,古今的民族或多或少均带有民族自我中心的倾向,是以古代中国人也不例外。在这种概念的作用下,便产生了华裔、华族、华人、华语的用语与概念,也就是说用来区别人我或我族对他族的概念。这种概念也延续到今天如“华洋共处”这种表达方式。当然,在今天这种便利的表达法未必带有歧视的含义,而只是一种习惯用法,如华巫结盟。

根据徐威雄博士的研究,在古代华族这用语有两种含义,一是华夏族的缩略;二是指显赫之族。实则,在日本平安时期,华族便是指贵族。伸言之,连古代日本也延用这个名词与概念。有趣的是越南北部有一个讲汉语的少数民族也自称华族。

族裔、种族与国族区别

显见,华族这用语不仅古已有之,而且在1950年代还流行于马新,特别是新加坡。从学术界角度看,自1970年代以来学术界流行用族裔Ethnicity来区别种族Race与国族Nation。种族是生物学的概念,而国族则是政治学的概念,如国族国家Nation State。族裔则是个著重文化概念,如白人人种中有德裔、法裔、英裔等。据此,我国学术界也流行用华族(Ethnic Chinese)、马来族、伊班族等用语来形容华人、马来人或伊班人;只是中文媒体依然习惯用华人或华裔。

华裔这用语古已有之。依据徐威雄的研究最迟在晋朝(4世纪)便已有文人用华裔这名词与概念,之后历代也有文人使用这名词与概念,主要也是用来区别华夷之辨,也据此衍生出华人、华语、华言、华书等用语与概念。

在今天学术界一般认为华裔这用语应限于用在先辈是华人而本人不再是华人的华混血儿,也就是说,其含意是指拥有中华民族(实为汉族)血统,但已不具有华族文化内容的混血儿或去华人化的族群。

至于华人,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应用来指称那些不但拥有汉族血统,也保留了汉人文化与习俗的族群,也就是说华人是个文化的概念(与华族相同),如用华名华姓庆祝汉人节庆,实践汉人习俗的族群。约言之,华裔是个血统的概念,而华人则是个文化的概念;只是一般上(包括华媒)并不做这个区别,而把华裔与华人当作同义词使用。

华人这个用词实为一个笼统的概念既可指中国人也可指海外华人或华侨。在现阶段的中国,华人通常是用来指外籍人,如马籍华人、美籍华人或新籍华人,它主要是用来指称那些已拥有外国国籍的人,如拥有中国公民身份的境外中国人一旦放弃中国国籍,入籍他国便是外籍华人而不再是华侨。在中国,台湾人与港澳人一般被视为同胞;只是不少台人与港人也自称是华人。

说起来华人本是古语。古代中国把境外中国人称为:华人、汉人、北人、中国人、中华人、民人、内地人或唐人等。其中官方与民间均使用华人或唐人这用语,如郑和下西洋时随从便使用华人、唐人等用语来称呼南洋的境外中华人。据知,中华这名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一书,而中文这名词在汉朝便已出现。

认同转向

在清朝时,也使用华人、唐人等用语。在清朝末年还出现了华民、华工、华裔、华侨等用语。其中,华侨这用语最早出现于1883年而盛行于1890-1940年代。整体上言,1950年代前南洋华人多为华侨,也就是多自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在1950年代后,才纷纷从侨民转为东南亚各国的公民。这个认同转向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

就华语而言,徐威雄在《马星华语的历史考察》一文已提到,最迟在南朝(5-6世纪)便已有文人使用华语、华言等名词。使用场合也是用在区别汉语与非汉语,也就是说,是在民族混居的华夷杂处之时才使用,如提到外族“通习华语华言”或把华语的《孝经》译为外族语文。

据邱克威在《马来西亚华语研究论集》一书的说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新一带的华文报便常使用华人、华文、华字、华书、华语、华言、华绅、华店、华妇等用语。只是由于当时还是个帮群林立的方言群社会,“官话”(即普通话)并不流行,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华语才普遍用来做为学校的教学用语。也就是说,1920年代是华语普遍流行起来的时期。之前,学校是用方言教学,即便是1900年代崛起的新式学校也是如此。

此外,这些方言学校多规定只收本籍贯的孩童入学,这就刺激了不同籍贯的兴学办校热潮。之所以,道理也很简单,帮办学校是为本帮群服务而不是跨帮群的学校,本帮不办帮校,其子女便无校可入无书可读。

只是,在20世纪初,由于中国本身兴起了跨方言教学运动,如1906年有人提倡普通话;1912年有人组织“国语读音统一会”;1917年兴起“国语运动”等外加上1919年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运动,南洋华侨纷纷改方言教学为华语教学运动。伸言之,在1950年代前,华族是把华语称为国语,把国民政府称为国府,把其军队称为国军,把孙中山称为国父等。当然这只限于主流华社,而不包括英校生或峇峇族群等。

说起来,大马华社也是个多元一体的多元族群,不仅有方言群,不同宗教信仰者(特别是基督教徒占了9.55%),还有英校生与华校生之别等。不过,自1970年代,大马政府把英校逐步马来语化后,绝大多数华族均把孩子送入华小上至少6年的华小教育。进入中学阶段,又有多种源流。尽管如此,由于大马社会有土著对非土著,穆斯林对非穆斯林的二分法,以致华族的同类意识也在强化,是所谓的格局决定结局。

孙和声

时事评论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