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2015年3月23日离世,举国同悲,可能他没有想过死后的9年,长子李显龙贵为前总理,现为国务资政,而次子李显扬却无奈需要远离新加坡在英国寻求政治庇护。不论怎么理解,对新加坡都不会是“光彩”的事。

李光耀女儿李玮玲10月9日过世,终年69岁,李显扬无法回国奔丧,留下深切遗憾。去年7月,李显扬岳父、新加坡知名经济学者林崇椰教授与世长辞,李显扬、林学芬夫妻也“没能”回国凭吊,令人哀伤。李家光辉,李光耀走后,亲情步入如此境地,怎不让人唏嘘。

对新加坡政府而言,当然不会同意李显扬“不能回国”的辩解,但李显扬夫妇及其一位在哈佛任教的儿子李绳武,对回新加坡是否会面对“不可预知”的司法产生怀疑,因此回国顾虑成为他们最大的心理挣扎。

新加坡政府当然不会同意李显扬的“个人”观点,但新加坡过去对付政敌的“激烈”手段,其实有例可循。新加坡政府回应该国司法体系是公正的,会对任何案件进行独立裁决。此立场是否会被外界普遍认同,新加坡政府是否有“足够雅量”接受任何批评,而异议份子也都可以“安心”回国,这些都备受考验。据《联合早报》引述一位律师的说法:如果李显扬夫妇回国,有可能被警方逮捕,以调查涉嫌提供假口供的案件。

李显扬10月22日发文声称,新加坡政府多次打压其家庭,包括儿子遭到起诉、妻子受到调查 ,他指控新加坡政府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伪调查。

其实,李家兄弟阋墙,源于李光耀留下的一栋估价达数千万新币位于新加坡欧思礼路38号的故居。李玮玲与李显扬姐弟是站在同一立场,李显扬在10月15日再度重申,李光耀在遗嘱中明确表达李玮玲迁出后就立即拆除故居的意愿。

根据李光耀遗嘱,他希望在逝世后拆除其故居,不希望此故居成为旅游胜地,称这会成为国家财政负担。2017年,李显扬及李玮玲指责大哥李显龙违背父亲遗愿,未拆除其故居是为延续政治权力。

作为国家首脑的时任总理李显龙当然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力”,因此拆卸李光耀故居,对李显龙而言已不是“家事”而是“国事”。2017年7月李显龙把故居争议带上国会,亲自辩解。李显龙强调:“身为总理,我如果在没有让政府考虑替代方式、慎重考量,经过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就决定拆掉故居,强行通过这样的决定,就因为这是我父亲所要的,这才是真正的滥权,这才是违反李光耀先生所建立起的整个法治条规和整套的价值观。”

一套故居,哥哥想保留,弟妹想拆卸,是否应完全执行“遗嘱”立场出现不同解读,结果产生两个“价值观”的激烈对抗。“保留故居”能彰显新加坡历史,肯定李光耀贡献,让后人缅怀走过的艰辛历程,这不也是许多伟人梦寐以求的所谓名垂千古么?“拆卸故居”让所有的荣光归于尘土,灰飞烟灭,不留一朵云彩,其实也同样可以成为典范,这不也是伟人超凡脱俗的高深境界。

纪念伟人方式

中国不少革命家死后放弃墓葬,选择将骨灰洒向大海,寓意“毫无保留地献给党和人民”。1997年2月19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逝世,其夫人卓琳遵循邓小平死后遗志,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家中不设灵堂,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不留骨灰,把骨灰撒入大海。

纪念伟人有许多方式,新加坡执著于李光耀故居的思维本来就不存在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的两元对立,但一套故居引发家庭分崩离析,兄与弟间水火不容,无疑的故居“突然”沦为家庭亲情、恩爱、守护的“万恶之首”。

李显龙保留故居,本来就是要让后人看到李光耀的光辉形象,砥砺后人,但如果因为故居存在,也同时承载著李光耀后人间亲情撕裂,兄弟反目成仇,亲人有家回不去,有国归不得,还需要流亡海外,试问新加坡人是否也需要“纪念”这难堪的一页?

李光耀故居应该“形于外”还是“藏与心”其实只在一念之间,太执著就无法超脱。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事”为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要,此体现儒家思想由个人到家庭再到邦国进而到天下的逐步递进的道德政治观。

故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李家的智慧,还需深刻领悟其中道理。

陈锦松

曾任北京英迪经贸学院常务副院长及驻中国办事处主任、南方大学学院国际学生处总监、UCSI大学中国区总监、新纪元大学学院招生处资深主任,大同韩新传播学院文化事业处主任,报社社论主笔、杂志主编,先后旅居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10馀年,现为独大董事及吉隆坡建设大学中国区运营总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