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台湾美丽岛电子报2月份公布的国政民调,其中询问民众有关三位2024年大选总统参选人的统独立场,从百分比由高而低来看,台湾独立的顺位是:赖清德(民进党主席兼总统候选人)51.5%、侯友宜(国民党“最强母鸡”(声望高)兼新北市长)3.5%、郭台铭(鸿海科技集团创办人兼前国民党员)5.6%。维持现状顺位:赖清德14.8%、侯友宜35.8%、郭台铭21.4%。在两岸统一的顺位:赖清德1.2%、侯友宜6.8%、郭台铭31.7%。

纵观目前有意涉足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的各路江湖好汉,除了没有胜选机会的张亚中和注定选不上的宋楚瑜之外,真正有实力的竞逐者中,没有一位人物是倾向“一国两制”或“两岸统一”,包括民众党主席柯文哲。

或许,这也是民主政治美丽的地方:公职参选人为了实现选票极大化,其光谱定位随著国内民意的趋向而移动。例如,“台独金孙”赖清德在2月15日主持中常会时说出几个关键字——北京当局、中华民国和四个坚持,近日因口误嘲讽国民党精神分裂而迅速向民众道歉,突显出他正极力淡化独派色彩。

稍早到访新加坡的侯友宜,在2023年元旦致辞时高呼拒当大国棋子,言外之意是维持平衡的中美关系。郭台铭除了高唱国歌,还主张自己是中华民国派,以及支持一中各表。柯文哲则通过访问美国的作为,形塑代表台湾的正当性。每位角逐者都一方面跟中国大陆拉开关系,另一方面拉近与中华民国、台湾的链接。

笔者认为,距离2024总统大选越近,各路候选人的中华民国立场会越鲜明,因为这是台湾主流民意所在,更是票源所在。

既然大家都是朝著中华民国的方向聚集,为何赖清德的独派观感遥遥领先?侯友宜的统派色彩却输给郭董?最奇怪的是,“一中各表”的郭台铭何以被指是支持两岸统一?

个人认为,当所有候选人的立场越是趋近,民众就越难辨识立场的差异性,这时候,民众选择回到对候选人“最原始的认知”。所以,曾经主张“台湾独立万岁”和“务实台独”的赖清德,至今仍摆脱不掉独派帽子,2019年跟国民党中央围绕“一中各表”和“九二共识”隔空叫骂的郭台铭,不幸被打入统派冷宫。长期与蓝营权力核心脱节,少谈外交国策的侯友宜被归类为维持现状。

另一个原因是,赖、侯两人都是本土气味浓厚的政治菁英,两者都是本省人,有一口流利的闽南话,而且,赖清德和侯友宜都担任过若干行政官职,他们跟民众的距离感比较近,传达的讯息相对容被接受。反之,郭台铭是鸿海集团创办人,跟大陆关系密切,在中国经营富士康科技产业,说话时又附带较深的外省口音,郭董的大陆色彩、自然而然被深化。

然后,因为政党的选举动员,极力区分跟其他候选人的差异性,不让铁杆支持者掉入“谁比较中华民国派”的牛角尖,于是,诸如个人特质、身世背景就便持续放大。而郭董是目前唯一缺乏政党组织的潜在总统候选人,因此在政治博弈中最吃亏,被打成统派不足为奇。

民主选举的美丽之处是让候选人向主流民意低头,要赢就必须向现实妥协,而民主选举丑陋的一面在于,当每个政党的立场越接近,政党厮杀白热化,各方会转向互贴标签和泼脏水的伎俩,没有能力消化太多政治资讯的选民,其政治态度朝向否认偏误(disconfirmation bias),不断拒绝接受颠覆刻板认知的资讯,从而,逐渐将选举竞争带到最原始、最恶劣和最粗暴的意识形态对立。

冯振豪

视数字和咖啡如生命的怡保人,东吴大学政治系硕士,全球民主化、国会立法、选举策略、投票行为和政党政治为专长,曾参与过2024台湾总统立委选举的研究专案,目前在台湾智库从事教育政策相关的研究工作。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