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0年代推动的“两线制”以来,我们常把各政党的施政重点、意识形态比喻为各超市,把宣言、政绩比喻为产品种类,把选民比喻为消费者,把选举比喻为一个消费市场。当时网络并未盛行,较为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宣是以两家杂货店作为比较。

以“政党-政绩和宣言-选民”来类比“超市-产品-消费者”主要是让选民了解政治和选举与我们密切相关,有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买卖,消费者有权在自由市场决定选择什么超市和产品,超市则以提供各类产品、经商政策和优惠来吸引消费者。

若有消费者认为住宅区附近的所有超市是奉行万恶的资本主义商家,只顾暴利,没有道德,而可以抵制所有商家,在家园种植蔬菜和饲养家禽,自给自足,与自由市场完全切割。正如第14届大选,有少数人士和组织认为摆在选民面前的都是烂政党和烂人选,于是拒绝所有政党,并主张大选不投票或投废票。

尽管“政党-超市”类比正确,但是对待超市的行为后果并不完全等同于对待政党。

这是因为超市或产品的成功或淘汰,是超市个别的事情,并不影响任何公共事务的发展和资源分配。消费者可以基于各种理由,拒绝光顾A超市而选择B超市,迫使A超市退场。假设市场没有了A超市,可以有B超市,没有了B超市,可以有其他类似的超市取代。在一个自由市场中,任何一个超市存亡与否,都无关公共事务发展,而只是消费环节中的其中一环而已。

选举期间,政党提出宣言和政绩,委派候选人出征,让选民做出选择。政党只要在议会掌握多数议席,即可成立政府。虽然我们只有直选议员,没有直选首相,但是政府的政策和决策都影响著我们切身的公共事务。除此以外,政府的其中一个功能是收取各种各样的税务,通过所收到的税务,于部门拨款或年度预算案中,决定如何分配这些资源。

除非我们活在一个不受政府管辖的荒岛或深山野岭,大可不必理会第15届大选后是否会重启消费税、削减汽油津贴或禁止娱乐活动,否则,被选出来的政治人物的施政方针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每一个人。

相同的产品,消费者货比三家,以最低价购买是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第15届大选,选民比较三个政府,投票行为是选民发挥选票价值最大化。

选民也可以基于任何理由不投票或投废票,不过不是与政治切割,而是其他选民自然会为你的未来做出选择。

因此,不管你如何讨厌政治,不谈政治,再逃离政治,以及不满所有政党和候选人,或完全不想理会选举,或选择沮丧、失望,不想投票,惟始终逃不了选举之后,被政府的决策和资源分配所影响。

谢光量

毕业自马来亚大学统计学系,曾任隆雪华青团长,目前为隆雪华堂和林连玉基金的董事以及雪隆福建会馆青年团秘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