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习惯,拿到名片时,看到上面印有中英文姓名,我会选择先用中文名称呼对方。除非对方坚持用英文称呼较舒服,否则我都会偏向叫中文名。 

纯粹是我比较传统,觉得华人的中文名字都是父母或长辈赋予,有特定意义,呼叫起来多了一层尊重外,也可让对方记起当初诞生时寄望的美好祝福。 

我想,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英文名字都是长大后自己取的。有些是为了职场方便,毕竟大马是三大种族国家,安个英文名字较容易被其他族群记住;有些觉得自己的中文名老土或不好听,才另取英文名,希望能趁机宣誓生命的自主权,算是开启成年后的重生之路。 

关于名字,其实无好坏之分。但决定改名的时间点与动机,可能会让人有多一层想像空间。 

近期,香港电视演员欧阳震华接受香港与中国合制的音乐节目《声生不息》录制,分享香港回归25周年感受时表示,日后想去掉Bobby英文名字,“我想去掉Bobby这个名字,要一个中文名字就够。” 

没想到他这句话,却惹起不少香港网民热议。许多人认为他太狗腿,想趁机靠拢中国市场;虽然也有人替他缓颊,认为欧阳震华的动机很单纯,无需放大,却抵不过大多数人的集体攻击,认为他的司马昭之心太明显,处理方式简单粗暴。 

我简略看回影片,想找回整个访问脉络,发现欧阳震华后边解释因为年纪大,不想要一个小孩名字,所以希望大家能叫他华仔、华哥或华叔,不要叫Bobby哥。但后来他补了一句“看见我们的解放军过来香港,感觉就是我们在外面那么多年了,我的爸爸妈妈终于来接我们回家了。” 

的确很难不令人有额外联想。 

爱国表皮下资本主义

当然,欧阳震华的英文名是年轻时取的,现在希望别人叫回中文名字,这点很正常。只是偏偏选择在这种重要节日才宣布,说是单纯个人意志,倒像是向中国政府表明爱国心迹,难免让外界看起来矫情。 

欧阳震华此举自然是想讨好中国市场,毕竟香港娱乐圈在过去10年已渐渐式微,整个大中华娱乐市场几乎都由中国垄断,促使许多香港艺人纷纷北上发展,欧阳震华自然也希望能扩大中国发展版图,这点符合人性。 

只是,中美贸易战爆发后,民粹主义也开始扭曲发展,仿佛与西方有关的任何事都要一刀切割,忘了这世界早已是个地球村,所有事物都能兼具共融。 

因此,欧阳震华取消英文名的做法没有错,但时间点尴尬,动机也诡异。毕竟此举透过回归节目来宣布,看似爱国,底层却充斥著浓浓的资本主义,对应中国共产主义就显得更微妙。 

究竟他是爱国还是爱钱,外人暂时雾里看花。若是爱国,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但动机是为了赚钱,此举就显得有点取巧过头,油腔滑调。 

坦白说,我倒不觉得Bobby名字听起来像小孩,就算听起来略显稚趣,内涵却有种纯真感,提醒著每个大人时刻都要有赤子之心,无须太过功利面对花花世界。 

无论是什么名字,当初决定取名时,心中必定怀抱著某些憧憬。人总是会变,面对不同阶段的生命机遇,会有不同领悟,自然也会反思过去的各种决定。 

或许到了耳顺之年的欧阳震华,终于体悟到中文世界的浩瀚伟大,决定弃用英文名,这点值得恭贺。只是,这种看似淡泊名利的决定,却选择在回归节目时宣布,这种处理事情的智慧难免令人三思,而背后伴随的是个人自由意志还是国家主体意志,也让人好奇。 

郭朝河

超斜杠青年,乐观豁达,臣服天命,悠游穿梭在时评、影评、乐评、旅游等的世界,用卑微的心经历人生。著有《在生活,藏一座雪山》。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