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宽中一位学生因为体罚,而引发心脏毛病,最后送往医院就医。此事引起许多人讨论体罚问题,也有许多人扛著爱护华教、“我过去也这样”等等理由辩护。最后,这事情就和过去许多发生在独中的事情一样,就这样息事宁人,又再平静无波。

体罚的确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不论责备老师或学生,都尚未触及问题的根本——学校的制度有问题。在此次事件中,可见到宽中的制度在教学上并没有好好地支援老师。

宽中现在一班的人数还是50人左右。面对这么多的学生,老师必须在短短的45分钟内教授课程内容,也要处理相关的班级事务等等。当面对这么多事情时,还需要处理学生不交功课等问题,体罚就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特别是老师必须面对多个班级(宽中老师一周平均教授28节左右),再加上批改作业、备课、其他学校相关事务等,所以需要一套快速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体罚变成了一个便宜行事的方法。

也许有人认为可以把学生送往训导处或教务处等处理,但是实际上很少老师这么做。

宽中训导处和教务处等学校行政机关的编制很小。宽中的学生人数超过一万人,但是三个校区的训导处老师,加起来却不到15人。如果每50人每两周出现一个需要训导处处理的个案,一个月就是400起个案。所以如果每个老师都有送一些学生到他们那边,对于他们会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并不鼓励老师这么处理。换言之,当这些部门编制小,无法处理这么多的事务,就会反过来要求老师自行处理。

许多老师也不想要把学生送到这些部门,因为往往送上去,这些学生就会被记过等等。老师需要的是这些学生能够补交功课,改变对师长同学的态度,或者不去做某些事,而不是让他的记录留下污点(所以通常也是最后的选择)。

老师和学生双输局面

另一方面,老师如果常常把学生送往这些地方,自己年底的评估成绩也会相对降低,因为校方会认为你的班级管理有问题,才会无法自行解决而需要把学生送来给他们。换言之,送上训导处等等,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双输的局面。

宽中现在的行政制度是采取五十年前的制度。当时宽中的人数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因此这套小部门的制度还可以应付。当宽中学生人数自80年代开始暴增,这套制度就开始出现状况;但是因为有入学试筛选学生,让学生素质保持一定水准,使得宽中制度的问题延迟爆发。

可是,当宽中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因为建立分校,降低录取分数以多收学生,导致学生素质也随之下降,老师需要面对的学生问题也增加。可是学校应付的方式不是扩大现有编制或改变制度,让学生问题得以解决并让老师的负担不会增加,而是继续把问题交由老师处理,并且用严刑峻法把问题扫在地毯之下。

老师们为了解决问题,只好实行各种惩罚(特别是体罚)。当没有问题发生就还好,但是当有什么差错时,就是今日我们所见的学生因为体罚去医院了。

问题发生到今天,大部分的注意力还是停留在体罚是否恰当等问题上,尚未面对宽中的制度问题。如果这些制度问题不改变,相似的问题还会一再发生。而且扩大来看,其他学校是否也有类似宽中的问题?是时候正视它们,解决它们了。

庄仁杰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专长为中国近代史、东南亚近代史与海外华人史。目前研究以吉隆坡和新山的华人社会为主。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