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首相马哈迪的筷子论掀起千层浪,是意料之中还是始料未及?

12月12日老马为其新书《抓住希望:为新马来西亚继续奋斗》(Capturing Hope: The Struggle Continues for a New Malaysia)进行推介时“语出惊人”的表示为了同化成为真正的马来西亚人,以及很好融入马来西亚社会,华裔应该摒弃自己族裔身份,包括不用筷子来用餐。现在华族不但以筷子用餐,也不只使用中国方言,更使用华语这种中国官方语言。

马哈迪的筷子论,是一个刻意设计的台词,还是兴起临场的发挥?这是有趣问题,毕竟这是一个新书推介,这样的场景,如果老马只是表达“老掉牙”的陈腔滥调,还有谁会去理睬他的新书?动机如果在促销,试想没有好点子,如何让新书成为热点?

华人社会对老马“筷子论”的激烈反应,显示我们的玻璃心经不起“挑衅”,一旦听到“风言风语”马上被激怒,进而反击。华文报章连篇累牍的报道,评论界接二连三的议论纷纷,对老马的义愤填膺,对老马的左右开弓,其实不正中老马的下怀,这样读者就会对他的新书兴致勃勃,甚至急于抢先一睹为快?

老马新书厚达316页,全书分为13章,定价100零吉,当其准备走高价位,必然有心理准备,赚与赔,就在有多少读者舍得花百元大钞来买这本著作。今天老马在政府内已经不再位高权重,政治影响力也大不如前,难再呼风唤雨,他要令这本“自传”洛阳纸贵,就要挑起话题,引发社会敏感神经,掀起舆论效应,这种出奇制胜法,搞噱头,过气电影明星最深谙此道,也善于利用其中窍门。

众所皆知,不少电影明星为了使其出演的戏码有热点,让舆论聚焦,就得让网民吵翻天,故意弄点婚外情的戏外桥段,来点假戏真做,把粉丝的情绪推高为其摇旗呐喊,电影的广告就可以省下一笔。老马卖书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难道不就是过气电影明星消费观众的同样手段吗?

炒作筷子论,志在卖书?

电影除非有过人的演出或巨星参演,不然要叫好又叫座,确实不易。要激起观众对演员戏外的好奇心,就要戏外有戏,情外有情,让真假难辨。一部出版品内容如果只是四平八稳,没有“新意”,没有“内幕”,在网络浩瀚的书海中要如何挑起读者兴趣就倍加困难。老马炒作华人筷子论,其实志在卖书,我们却无意跌入其“行销”圈套,帮了他大忙。他的筷子论,一点都不会改变华社继续使用筷子,马来社会虽然没有激起大肆批判老马的论调,但也没有因此出现反华人文化的风潮,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除了促销新书,老马也得为自己才成立不久的斗士党找一条杀出重围的生路。在希盟执政时期,当时土团党是其中远比公正党、行动党还要小的成员党,但身为该党领导的老马却被推举为首相人选,执国家权力核心。

而现在斗士党,为了寻求党的未来,必然要对希盟与国阵国盟左右开弓,行动党国会议员潘俭伟被老马“功击”,直指其性格傲慢,在担任财政部长政治秘书期间干预政府事务,行事宛如一名部长。老马故弄玄虚,潘急忙对号入座辩白,正好提供老马辩解这可是潘自己不打自招。马哈迪在新书中重申,公正党主席安华不适合担任首相,而他在希盟执政任相时,只有安华曾向他施压尽快交出首相职务。

老马年事已高,但政治活跃程度不减。斗士党要吸引眼球,总得表现鹤立鸡群,因此既然其与希盟的关系渐行渐远,就不怕口诛笔伐,揭露希盟的疮疤,让反希盟者可“如获至宝”。

老马对巫统的贪腐也没有罢休,特别是其对前首相纳吉一马公司丑闻更是深痛恶绝。他解释当时一直没有宣布交棒日期,是因为想处理前首相纳吉所留下的烂摊子。他重申斗士党创党是要反对腐败、金融犯罪与滥用职权者。

老马的新书与筷子论其实没有关联,但他一句话所激起滔天巨浪,我们却用了过度的社会资源来议论,实在矫枉过正。有人一直说老马已经没有政治市场,可能还是政治票房毒药,但他老掉牙的一句话,华社却大总动员予以“还击”。难道他今天仍然“一言九鼎”,不容小觑 ?试想,如果华社对其筷子论采取:不理、不睬、不瞅,或许老马就会自讨没趣,知难而退了,不是么?

陈锦松

曾任北京英迪经贸学院常务副院长及驻中国办事处主任、南方大学学院国际学生处总监、UCSI大学中国区总监、新纪元大学学院招生处资深主任,大同韩新传播学院文化事业处主任,报社社论主笔、杂志主编,先后旅居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10馀年,现为独大董事及吉隆坡建设大学中国区运营总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