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术馆或艺术展场里观展,普遍被认定为是一种视觉经验,不过首次在马举办个展的台湾艺术家王德瑜,却希望邀请观众亲自走入其作品中,“不要看,不要想,只需要走和触摸”,用身体和其他感官感受艺术,启发对艺术和生活不同的想像。

在此突破视觉惯性经验和局限的装置艺术展览中,策展人和艺术家也特别与视障群体关怀组织合作,邀请平时无法或难以“观”赏艺术作品的视障朋友们,与一般受众一起走入作品,感受空间的变化和独特审美体验的力量。

台湾艺术家王德瑜的作品一向诉求简单的概念,其作品极少文字说明,并仅以编号命名,以免文字命名向观众提供任何暗示,以让观众用自己的感知能力,创造出个人都有的艺术经验。

她的作品都是一系列的充气气球装置,观众通过触摸和进入作品与之互动,探索身体和空间之间的关系,鼓励观众在视觉之外,让其他身体感官体验其作品,并强调个人直观经验,同时也每个走入其作品空间的观众也在有机地改变作品的空间形式,进而让观众思考身体和空间的互动和存在感。

王德瑜在马的首次个展将于9月4日至25日三周间于槟城兴巴士艺廊举行,她将带来两件作品,即No.79.3,以及在兴巴士艺廊在地创作的No.81。

只需要直观感受

此次个展的策展人李嘉霓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指出,她将王德瑜的作品带到马来西亚展出,最初的想法是,希望更多人可以透过这种直观的艺术审美经验,开拓对生活想像的可能性。

曾策划并参与过数次社区艺术活动的她也说,她通过社区经验,发现国人很多时候都在过著一成不变的规律生活,每天忙著赚钱、吃饭,过日子,关闭对生活的想像。

“老师的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去解读,只需要观众去直观感受;如果有观众通过此次的经验,可直接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他对一成不变的日常有重新想像,那就好了。”

孩童们对作品空间的感受,以及他们进入作品后的反应,与成人观众有许多不同。-照片由策展方提供,朱祈安摄影-
孩童们对作品空间的感受,以及他们进入作品后的反应,与成人观众有许多不同。-照片由策展方提供,朱祈安摄影-

“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

通过打破视觉藩篱的审美体验,王德瑜的作品中也带有对一成不变的体制反思的元素。

过去她的作品都会设置在美术馆等体制化的空间内展出,而这些充气气球装置的不规则式,和因应气体而造成的波动和晃动,都和美术馆方正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有趣的是,展场设置在一个半开放的半户外空间,在“没有稳定形状”的作品外,策展团队和艺术家反而得面对“更不稳定”的空间条件,如天气变化、风向和强度等,非常具有挑战性。

此外,第一次接触的本地观众会如何对作品作出反应,也让王德瑜十分好奇。她说,由于之前的作品都在美术馆里展出,因此已可预料观众可能对美感和艺术有自己一套认知,兴巴士艺廊却是个相对较为开放和活泼的展场。

鼓励放开去触碰

“在体制内的观众,他们反而会对作品有一定的犹豫,不太敢放开去触碰,我要的就是希望他们可以放开,将作品当成一件玩具;而在这里的场域下,观众又会如何去感受作品?这是我很好奇也很期待的。”

王德瑜说,她的作品永远都在追求平衡。“包括例如若你让观众踩在气球上面,但又希望它不会扁掉;你期待观众尽情的玩,却不希望他玩坏了作品,这种种都是在抓一个平衡点。”

“说真的,我还在适应这里的这个环境。但即使有很多意外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就要去接受它,去适应它,在里面找到一个平衡。”

她说,即使环境和观众都在她无法掌控的“不稳定”状态,但其实这并没有脱离她所想的创作形态太远,其实都是在找一个稳定和不稳定中的“平衡”状态。

策展人李嘉霓也说,艺术家“既来之,则安之”的精神让她颇受启发,她也有心理准备面对对作品千奇百怪的诠释和解读,而开放式地接受各种反应,正是王德瑜所要的:“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

导览志工协助视障人士观展

此次的展览,特别安排邀请圣尼古拉盲人院的视障朋友们前来一起体验的环节,同时,视障人士也可以通过向展方预约的方式,在展期前往参观作品,除了一般展览志工外,策展方也培训视障群体导览志工,以协助视障人士观展。

李嘉霓说,因为王德瑜的作品里面有“看见”和“看不见”元素的存在,因此她尝试接触视障人士关怀培训中心邀请他们参与,而在她接触圣尼古拉盲人院的过程中,她也从院方身上获得一些启发。

“由于视障人士没有空间的概念,因此在训练视障人士的过程中,义工会用布将他们覆盖,要求他们自己去摸索出口,这种方法其实和老师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她说,王德瑜的作品具备了让视障朋友去触摸感受的条件,加上通过作品空间的晃动,相信视障朋友会有不同的空间感受。

李嘉霓说,在为展览做训练时,培训人员曾告诉她,看得见的人,长期都只依赖视觉去观察和感受世界,但视障的人是关掉一个感官,却开发了其他4个感官来感受世界。“因此我会去想,是否其实看见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看见’?看不见的人反而更可能‘看见’?这让我好奇接触过这个作品的视障人士和非视障人士,对作品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触觉独一无二

艺术家本人王德瑜受访时说,在她早期的作品中,也有曾经拿掉视觉经验的作品;她也曾在教学中,有要求看得见的学生蒙起眼睛去感受空间存在。

她说,当时的概念是希望观众不要被视觉干扰,因为视觉的共通经验是很不变的,但触觉经验是比较私人的,每个人当你去触摸到什么的时候,都是非常个人的。

“每个人从(作品)的空间出来后,他们对空间尺寸、材质等的描述都会不一样,感受到触觉的独一无二性。”

“对看得到的人来说,进入作品后它的地平线是会动的,但对看不到的人来说,地平线对他来说没有意义,因此我会很好奇他会怎么描述他所感受的作品空间。”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