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争取“真普选”过去两个月轰轰进行,牵动两岸三地甚至东南亚等国关注。从学生罢课、到重夺香港政府大厦前自由广场,香港警方的武力镇压行动引爆香港民众怒火,最终达致长达79天的占领街头运动。

香港争取选举改革社会运动反映出公民意识从冷漠到醒觉,进而争取自身权益的过程。“占中”运动从酝酿至由中学生触发,也召示著香港民运茁壮成长。

我国第1 3 届大选前净选盟结合绿色盛会发动“428大集会”,再次针对选举改革及反公害做出诉求。第13届大选民联获得50%选票却无法成功执政,“黑色集会”的举行场场爆满。

505大选过去一年多,我国选举改革社会运动却淡静,运动未来如何推展令人焦虑。

柔南黄色行动小组日前举办两场题为《雨伞运动VS大马民运》讲座兼分享会,邀请长期参与香港工运的社运工作者刘嘉美、向日葵选举教育运动及净选盟母亲成员黄文惠到场分享。2人在分析两地社运时均同意,社运要长期经营就必须仰赖于“寻找新的政治想象”,社运不该从生活切割,如何从生活中继续“公民抗命”,是重点所在。

目前已移居大马的刘嘉美指出,从709至428集会,大马人已为大马选举改革斗争打下基础,尽管过去的第13届大选大马依然无法“变天”,但对于选举不公的意识已在人民心中萌芽。

进行观念播种

“如果你今天走上街去问为什么民联无法执政,我想选民不会回答你民联素质不好,而是会告诉你选举程序、选区划分出了问题,这就是大马选举改革运动已成功的一点。”

回头看香港,刘嘉美认为,“占中”运动与大马有相同之处,目的都是为了达致公平选举的目标。

她说,自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香港经历5届特区首长选举,但香港人在上述过程中一直都是旁观者,直至2017年香港人才被赋予选举权,然而北京政府却收紧提名权,无法体现普选特首的民主进程。

她进一步指出,以学者及专业人士为首的“占中三子”朱耀明、戴耀廷及陈健民,在发起“占领中环”的公民抗命运动前就已通过内部管道奔走,期望以温和方式达致开放特首提名权惟最终失败,因此才发起占领运动。

“占中三子累积的社会运动经验达30年。占领运动计划并非一出台就获得支持,市民认为此举违反法治必须付上刑事责任,3人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了数以百计的讨论会进行观念播种工作,过后更发动71大游行做为预演。”

“占中运动本来的预期是有1万人响应,实则当时只有几千人签名表示一旦发动占领就会涌上街头。但过后随著中学生号召罢课,至最后的占领成形,都让人始料未及。”

刘嘉美分析,从大马与香港社运所面对情况皆有相似之处,包括警权背后的国家暴力。

她指出,香港警方过去在电影中予人正义的形象,警队本来就是国家机器的一环,警员只是听命行事。

“大马看‘占中’参与者吃催泪弹,不要只比较两地谁吃的催泪弹比较多,而是要看见警权作为国家暴力机构的事实。”

外围势力干预

她进一步指出,再来的就是集会者会面对执政机构所培育的外围势力的干预。在“占中”期间,多场分享会就遇见香港“建制派”(亲中派)团体闹场。尽管“占中”集会者愿以说理的方式交流,但这些到场就是以搞乱的手法阻挠活动进行。

“这时你就可以看见过去一年多的训练发挥成效,还有人挑衅时,参与集会的‘占中’支持者会高举手,以温和的手法叫他们知难而退。”

刘嘉美续分析,另一项共同点就是论述战,“占中”期间就会冒现很多反“占中”的言论,然而“占中”支持者则不停以各种方式说明真普选的重性,同时在网上也有很多人也通过文宣来反击各式的言论。

“在集会的街头现场,集会就设计了一面贴满文宣的墙,通过海报、漫书等设计来让人了解‘占中’立场,吸引以年长女性为主的群众阅读。”

推动议题醒觉 社运从生活做起

大马过去几年社会运动频繁,民众多次为选举改革、生活费高涨、发展逼迁及环保议题走上街头。然而,大马街头运动的形态总是“一哄而上”,以至最终“一哄而散”,是否能成功制造压力让政府正视人民诉求成为疑问。

大马社会运动“持续力”有别于其他国家,予人社会运动总是败在生活动压力之下的印象。

需长时间经营

刘嘉美及黄文惠均认为,一场社会运动的诞生及经营需长时间酝酿,所达致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检视。

“1998年安华入狱掀起‘烈火莫熄’运动,所带来的爆发力要到2008年第12届大选才成型,因此一场社会运动是否成功,并不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见下可以下定论。 ”

黄文惠认为,一场社会运动是否得以继续,更多的是人民对于社会运动是否拥有足够的政治想象力。

她说,社会运动不能从生活中切割,如何在生活动推动各项议题的醒觉,是大马社运组织的当务之急。

“建造不同意识的交流平台、串连单项抗争议题,增加公民运动参与者素质等方面工作,应是焦点工作。”

刘嘉美则指出,“占中”群众虽然从街头退下,但参与人士仍然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来表达不满,社会运动并非全部要站上街头前线,即使在生活中也有可发挥的地方。

不应牵涉政党

“目前仍有港民响应号召进行不合作运动。如有市民在还税务时,将款数化整为零,于是你可以看到有人拿著一叠支票去还税,增加公家机构的麻烦,借此达到反映不满的声音。”

在社会运动组织形态上,刘嘉美认为,大马社运组织应该起著领头的角色,而非以政党来进行号召。

“以政党带领一场社会运动并不健康,因为政党在参与或发动一场社会运动时,有其政治利益的算计。”


学生领航社运 为公义走上街

无论是台湾爆发“太阳花学运”,反对“两岸服务业贸易协议”,还是香港的“雨伞运动”,以争取香港特首“真普选”,都不乏青春身影挺身反抗国家机器。

“太阳花学运”两大召集人陈为廷、林飞帆,在大专生占领台湾立法院反对“两岸服务业贸易协议”扮演领导角色。“太阳花学运”被誉为台湾1990年“野草莓运动”后的启蒙结果。

“占中”运动中站上历史舞台的香港18岁学生黄之锋,在“占中”之前领导了“反国民教育课程”运动,更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当代学生领袖之一。

无可否认,港台两地今年内所发动的两场社运,学生都是主角。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在宁愿负上刑责也要挥洒青春的汗水,为心中的公义而努力?

在“占中”爆发后曾前往香港进行观察的黄文惠指,香港占中运动学生的动员令人感到惊叹,学生在整个运动中展现的组织能力,应对、坚持等都让人激赏。

“我访问了参与运动的学生,为什么走上街头?有学生指今年早期爆发的香港的国民教育运动令他们有所醒觉。年轻一代对香港近年来日渐失去了核心价值,有感如今退无可退,才会上街。”

相对于港台两地过去累积的丰厚社会运动底蕴,黄文惠认为,我国的大专法令钳制学子自由思想,高昂学贷的压力也使年轻人对社会运动漠不关心。

“大专法令下,本地大专生行动受限,无法参与众多社会议题,甚至大专校园选举也受到政治力量干预,令年轻人望而却步。”

她认为,社会运动组织如今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即召集更多年轻一代,包括大专生、刚毕业的中学生及在籍中学生等,将社会运作理念进行播种,使未来大马学生可成为大马社运领航的一群。

“年轻人参与社运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没有过去包袱的想法,或许能为社运提出不同方向;未来的国家主人也是他们,在成为决策之前,他们有必要接受社会运动的训练。”

缺完整资讯 长辈多不认同占中

香港“占中”运动在海外引起不同回响,令人关注的是,许多支持净选盟民主改革运动的人士,在香港“占中”运动却持相反立持,不仅反对“占中”,还指学生上街是受西方势力引影响。

黄文惠说,持上述看法的人士,以上了年纪的华裔长辈为主,会有这样的反应,她将之诠释为华裔长辈“安全地带被挑战”。

她说,长久以来中国都是海外华人的精神故乡,然而,年轻一代未必有上述认同。

刘嘉美则对上述现象表示理解,并认为这是基于讯息流通不足,大马人未全了解“占中”运动的理念所致。“大马媒体引用的香港‘占中’消息,大部分来自亲中报章,因此对于雨伞运动的报导未必完整。我认为要对一项社会运动有所了解,必须尝试从不同角度获得讯息。”

此外,她分析,“占中”运动有外国势力支援的说法,在逻辑无法解释,因为此次涌上街头的香港民众之多始料未及。

是运动非革命

“如果说上街的人士获得资助,那么一个人应该获得多少?长达两个月的集会,可以得到多少数目的资助?走上街头,参与者必须为本身行为负上刑责。对于一名学习法学专业的年轻人来说,所谓的外国势力要支付这些人多少,来换得他们上街?提出外国干预的人士,必须给予实据。”

刘嘉美强调, 事实上一直以领头“占中”的组织都不认同这是一场革命(Revolution) , 而是一场运动(Movement),在‘占中’的核心诉求中,香港人要求特首普选开放提名权,惟却对北京政府对于提名人选有权否决的立场,并未做出挑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