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华教救亡运动,不是一个句号。这个华小师资严重短缺抗议大会,提醒我们又一个25年了,华文教育路途仍然满地荆棘;提醒教育部又一个25年了,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有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

当我们问说为什么?那是相当客气的态度。其实,大家知道政府居心何在。华社气愤母语教育受到不公平对待,在董总号召之下集会向政府呛声,这点堂堂正正自不必闪避。

但是,1987年的天后宫抗议大会之后,发生大逮捕“矛草行动”;气节壮烈。25年后的325华教救亡运动,却引发华社内部“拳头风波”,叫人感到气急败坏且又情何以堪?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周三开声了,希望华教救亡运动之外的争议冷却下来,莫要模糊了大会焦点。

两场华教针对政府的抗议行动,时代不同,精神仍然相同;延续著民族事业的坚持。从临教问题到调派不谙华文的教师到华小,以至万人救亡运动,各种角度的心迹表白,夹杂著各种个人悲情与大众激情。

从悲情、激情之后,我们要求的是一份真情。目前各方呼吁回到圆桌会议,我想这点是正确的。因为最终要求的就是解决华小师资问题,保障华文教育发展。从来就没有人认为,一次抗议大会可以解决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在首相认可之下,走入万人大集会,是一个正面举动。这表示拿起了问题,尝试处理。如果说那也是一种政治动作,当然也对;拳头风波不就绘声绘影吗?不过,我倒认为政治动作无妨,华教发展的困境要有大转机,就是需要强烈的政治意愿。

魏家祥及其马华公会或许想要拿出一份真心、真情,协助解决华教困境。但是最关键一方,还要看国阵、巫统的态度。举个例子说,英文《新海峡时报》对325万人集会、民意诉求竟然可以不作报导;如此不顾新闻专业,只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官方态度。因此,我们难免有所保留,当局会有几许的真情?

华文母语教育本来就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内,长期以来,却在长官及行政偏差之下无法正常发展。政府如果决心框正失误,只需履行政策,实无多大困扰之处。

我认为政府正好有个绝佳时机,一改其对华文教育的立场。教育部长兼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周前透露,正在全面检讨教育制度,以制定符合时代与国民意愿的新教育政策。这是一个大好契机,将华文母语教育纳入正轨发展,贯彻宪法精神。

我们积极向前看,更没有必要将政府的正面转变,解读为325华教大会压力的成果。因为,拖延40年没有解决华校师资等困境,肯定是有问题,而需纠正的一件事。政府一旦拿出真诚意愿,用一份真情,可以一劳永逸化解这个心头的痛。

我们其实无法想像,人民还能再等另一个25年吗?

 

文:潘友来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