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临的15日星期六,沙巴州选正式拉开帷幕。前执政联盟沙盟在州内阁集体卷入沙巴探矿丑闻的牵连下是否还能够继续获得当地人民的委托是全国瞩目的焦点,也暗流汹涌地牵动著沙巴地方上乃至全国的政治板块。
一切都要始于大约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吹哨者艾伯特向媒体展示了部分偷拍视频和短信截图,并指控多位沙巴州内阁成员向他索取贿赂后却没有履行承诺发出探矿准证给他。
艾伯特随后向反贪委会作出举报,此后反贪会另一宗案件的关键证人林芫于今年4月9日往反贪会途中被绑架失踪至今音讯全无。艾伯特随即向媒体公告自己并没有任何自杀的可能和理由,倘若在这段期间自己遭遇任何不测或失踪,凶手必定就是涉入探矿丑闻的那一班政治团伙。这一番公告果然就如同平安符那样,让一个完全没有政党背景和支援的艾伯特与整个崩坏的体制单打独斗到今天的州选在即。
艾伯特在最近的一档沙巴博客访谈中提到沙巴探矿丑闻其实不是内阁集体贪污案,而是沙巴内阁集体诈骗案,即仅以探矿准证为诱饵向有兴趣的公司或代表讹钱,或许过去的“成功经验”正是让他们屡试不爽的主要原因,只是他们或许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回竟然踢到了艾伯特这块铁板。
令人震惊的是,在一众涉案人等当中,反贪委会至今仅提控了身为吹哨者的艾伯特以及被艾伯特以“江鱼仔”来形容的两位州议员,却选择性忽略了其他涉案的“大白鲨”,足见此案的恶劣程度与幕后干预的黑手非比寻常。
沙巴州选关我们西马的那点儿屁事就在于今天国家的体制正如同一口大染缸,而团结政府中的每一个政党都是这口大染缸中的染料,包括沙巴州的沙盟。不用我多加说明,我想读者们都已经对这口大染缸中一直以来所呈现的颜色心中有数,而自从过去三年来加入了伪善的希盟以后更是让这口大染缸中的黑水臭到了新的高度。
它向我们展示了47条表面罪名成立的控状如何可以变成DNAA(释放不等于无罪),也向我们揭示了各个执法的权力机构如何可以在多重标准下选择性执法,更毫不避讳地炫耀如何运用权位来制造白色恐惧以钳制言论自由的空间。我们曾以为他们痛恨贪腐,原来他们只是嫉妒当权者的贪腐。当他们掌握了权力,他们展现出的傲慢,虚伪与滥权,甚至更为纯熟。这口大染缸让希盟的伪善褪去了伪装,让权力的底色,赤裸裸地显现在众人面前。
论国家体制的改革,这回的沙巴州选可以是一个新的起点。倘若丑闻缠身的沙盟没能重新执政沙巴,或许能够为沙巴乃至全国的政治氛围带来全新的气象。结果取决于当地选民的认知与勇气,毕竟沙巴州各个州选区的选民数量平均都只有一万多人,加上长期处于落后的生活环境,非常容易在关键时刻“被满足”。
还有一种皆大欢喜的可能,就是沙盟重新获得委托,州政府与之前没有大变动,为了息事宁人,艾伯特拿回了他要的东西便从此噤声,探矿丑闻从此销声匿迹,团结政府马照跑舞照跳,大染缸继续黑臭到爬满蛆虫,你我这样的老百姓就等著呜呼哀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