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创意与噱头几乎成了争夺注意力的利器。社交媒体的扩散力,使任何一次“出格”的举动,都可能瞬间成为话题中心。有人精心策划场景,有人博取眼球,甚至不惜以危险换取转瞬即逝的掌声。

然而,当噱头越过安全与社会责任的底线,创意便不再是创意,而可能演变为冒险甚至荒唐的行为。最近的两起事件便印证了这一点:新加坡街头的“球形闪电”,以及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的“升龙爆破”。当不同的创意噱头在不同环境中触碰了不同的底线,本应令人惊艳的艺术与广告,最终暴露了“创意无边”的另一面——当责任被忽视,创意也会反噬。

先说新加坡的“球形闪电”。在疯传的视频中,一团团带有紫色光晕的球状光体在街头出现,漂浮在夜空之中,仿佛大自然罕见的球状闪电降临都市。画面惊悚而科幻,一时间引发大量议论。有人惊叹科技奇景,也有人心生恐惧,担心是灾难的预兆。直到后来揭晓,这不过是金融科技平台YouTrip策划的广告噱头,通过无人机与特效制造“奇观”,将“球形闪电”视觉符号与品牌关联。短时间内,它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曝光度。

然而,这个噱头的问题在于,它利用了人类对未知自然现象的恐惧心理。真正的球形闪电在科学上仍未完全破解,其记录多伴随危险与灾害感。公众看到类似现象时,直觉反应不一定是“好酷呀”,而可能是“这危险吗”。若发生在驾车途中,司机可能因紧张而急刹,带来潜在交通风险。也就是说,这样的广告虽新奇,但在无形中制造了城市安全隐患。也许创意团队并未充分考虑社会层面的影响,仅著眼于视觉震撼和话题性。结果,虽然热度高涨,却留下一个尴尬问题:这样的噱头,是高明营销,还是对公共安全的轻率挑战?

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加拿大户外品牌Arc'teryx(始祖鸟)邀请中国艺术家蔡国强,举行了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海拔约4500米的现场,彩色烟雾在高山上弥漫,勾勒出一条看似巨龙的形象。艺术家称其为“在粗粝与神圣之间寻找平衡”,意在开展一场“人、自然、宇宙与灵魂的对话”,听上去颇具哲学意味。

然而,公众反应截然不同,许多人认为高山之美在于原始自然,而非人为烟火。五彩斑斓的“龙”在山间显得突兀,给人一种粗暴占领的感觉。高海拔地区生态脆弱,烟火虽使用可降解材料,但仍可能造成污染,人为干预可能带来不可逆环境影响。

《卫报》(The Guardian)报道称,始祖鸟的烟火秀“引发环境抗议”(environmental outcry)。原本意在打造“艺术奇观”的活动,很快被公众批评为对自然的亵渎。社交媒体上,网友以强烈措辞表达不满,舆论迅速发酵。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始祖鸟不得不下架部分宣传视频与文案,试图缓解公关危机。

如果说“球形闪电”触碰的是安全底线,那么“升龙爆破”踩到的就是社会意识与文化底线。公众愤怒不仅源自环境破坏的担忧,也来自象征层面的反感:把高山当作广告舞台,把民族主义符号强行叠加,其“创意”不仅缺乏美感,反而显得冒犯。讽刺的是,始祖鸟一贯强调“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却因这一噱头背离了品牌精神,瞬间丧失了核心消费者的信任。

同时,这两起事件也折射出商业考量在广告创意中的作用。无论是金融科技平台制造的“球形闪电”,还是户外品牌打造的“升龙爆破”,背后都有强大的商业力量推动:通过视觉奇观和话题效应,快速获得关注、提高品牌曝光。然而,商业目标若过分强调“刷屏”和流量,有可能会忽略社会价值、公共安全以及文化敏感性。

公关危机

更关键的是,创意的成功不仅取决于震撼效果,也取决于目标群众的接受程度。新加坡街头的光球和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烟火均引发公众争议,这说明,当公众不买单时,噱头反而弄巧成拙,造成公关危机与品牌信任流失。商业力量可以制造热度,但若忽视社会反馈,短期曝光换来的可能只是长期负面效应。

从这两起事件可见一个共同问题:创意团队在追求震撼效果时,忽略了最基本的底线思维。第一重底线是安全:任何可能引发恐慌或事故的创意,即便精彩,也应慎之又慎;第二重底线是社会意识:自然、文化、信仰与公共价值敏感,轻率“视觉实验”易被解读为不尊重或冒犯。真正高明的创意,不是挑战底线,而是在尊重之上寻找新颖表达。

广告噱头之所以容易“玩大”,是因为成功往往以“眼球效应”衡量。社交媒体时代,快速传播被视为胜利,而负面效应往往被低估。历史一再证明,靠恐惧或冒犯博眼球的广告,多数最终成为危机公关教材。2018年Dolce & Gabbana的“筷子广告事件”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广告因刻板印象引发文化冒犯,迅速演变为大规模抵制,品牌在中国的演出和电商合作全面受挫,至今品牌形象仍未完全修复。品牌需要的是长期信任,而非短暂流量狂欢。

因此,当我们说“创意无边”,并非允许肆无忌惮。真正的创意应有边界感——安全的边界,也是社会责任的边界。一旦越过这道线,广告的艺术本色就可能演变为一场自我毁灭的表演。新加坡的球形闪电与西藏的升龙爆破,给了我们一堂深刻的课:创意可以震撼,但不能吓坏公众;创意可以壮丽,但不能践踏自然。

最终,我们或许应牢记一句最简单的提醒:创意无边,但别玩大了。

赖芊翠

倾听人心低语,书写社会情绪。工商管理硕士,心理学博士在读,文章常见于中文主流媒体与商业刊物。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