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党大会甫落幕,全党上下展现出强烈的执政野心。大会上,他们放话要在沙巴州选“破蛋”,并誓言在来届州选夺下彭亨、霹雳、雪兰莪三州政权;更豪言能在第16届全国大选赢得80个国会议席,入主布城,改朝换代。
党主席哈迪阿旺更承诺,伊党已准备好领导一个多元社会,不会边缘化非穆斯林的权利与利益。
然而,这番豪言壮语并未在非穆斯林社会引起太大共鸣。原因很简单,过去一连串对非穆斯林不友好的政策与言论,早已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烙印。
如果伊党真心要洗刷过去的形象,成为全民拥护的政党,那就必须先在现有执政的州属展现诚意,落实更中庸和包容的政策,包括:
1)电影院不再男女分开入座
2)不再干涉非穆斯林的穿衣规范
3)恢复博彩业许可证,让万字投注站重新营业
4)不禁止娱乐性质的演唱会
5)允许啤酒节及非穆斯林文化活动正常举办
6)允许女歌手在庙宇庆典中登台表演
7)不再限制非穆斯林在酒店、餐厅携带或饮用酒类
8)不以宗教理由限制女运动员服装及参赛
9)不再强迫商家在开斋节首日休业,保障经营自由
10)立即承认统考文凭,允许独中生担任州公务员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国家,治理需要务实政策,而非口号。伊党唯有在地方执政展现包容,非穆斯林才会相信伊党的诚意。
伊党想要赢得更多民心,除了在多元社会议题上展现宽容,还必须真正解决民生问题。伊党应先在执政州属改善贫穷与经济落后、提升基建与抗灾能力、处理频发的水灾问题、提出吸引投资及留住人才的长远战略,最重要的是:推举一位具国际公信力的首相人选。
话说回来,伊党的执政中央的野心并非空想。该党目前拥有43个国会议席,是单一政党中最多的。昌明政府过去三年未能稳固穆斯林选民的支持,华印族群的支持率也出现下滑的情况下,伊党看见了曙光。
国盟在巫青团长阿克玛与马哈迪的助攻下,不断挑动种族与宗教课题,成功塑造“民族捍卫者”的形象;而行动党被讥为“静静党”,加上首相安华在应对极端言论时显得过于宽容,更让非穆斯林失望。
若下届大选,希盟与国阵联手对垒国盟,在选民普遍不满执政党的背景下,国盟的确有相当高的机率再下一城。
无论哪一个阵营执政,国家的未来都不能缺少人民的声音。人民必须履行监督责任,当政府或政客行差踏错时,应透过正当管道表达意见,避免被情绪或谎言操弄。
政客可以让人失望,但我们不能对国家绝望。手中的一票就是王牌,能否带来改变,全在于人民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