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出奇地相似,也重复地发生。”曾几何时,希盟以高举正义大旗,严厉监督政府为傲。那时候的他们,每天随手一抓便是一把政府贪腐,滥权和无能的证据,口口声声为民请命,以人民代言人自居。他们的语气坚定,立场鲜明,仿佛一切问题只待他们上台便能迎刃而解。

可是,一旦时光把他们送上权力的宝座,他们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人民公仆”沦为“权力傀儡”。今天的希盟,已然成为他们当年最不屑的对象,就是一个靠宣传粉饰太平,用数据蒙混过关,对批评充耳不闻的执政集团。

讽刺的是,现今的反对党只要随便翻阅每日的新闻,便能如法炮制地复制过去希盟的打法,对政府穷追猛打,层层质问。电费起价,补贴撤销,贪污疑云,经济疲软,通货膨胀,言论钳制,种族政策,司法干预……哪一样不是足以掀起民愤的大议题?而人民的愤怒,也不再是包容的牢骚,而是逐步演变为对这个“希望联盟”的彻底绝望。

当人民质问政府政策时,面对的不是解释而是回避。当记者追问部长失言或失策的责任时,回应的不是诚意而是傲慢。当舆论要求政府兑现承诺时,等来的不是行动而是新的“时间表”。过去的希盟痛斥前朝“厚脸皮”、“答非所问”、“以言入罪”,如今却统统照单全收,一样不缺。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一旦有舆论批评当前政府,希盟的御用发言人便会第一时间跳出来,挥舞“抹黑”、“煽动”、“破坏国家稳定”的大旗试图转移焦点,甚至动用警方开档调查,约谈言论者。这种以“白色恐惧”噤声社会的行径,早已成为独裁政权的典型手法。希盟曾经是反对这些作风的代名词,如今却将它们执行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批评与质疑”是“抹黑与污蔑”,那希盟理当为自己当年对前朝的质问跪地忏悔。但如果“批评与质疑”是民主社会应有的声音,那他们又凭什么今日一边享受掌权的便利,一边试图消灭质疑的火苗?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对希盟的失望从无语变为愤怒,从愤怒变为唾弃。他们曾是街头改革的希望,如今却沦为街头巷尾的笑柄。在基层民间,越来越多曾经热血沸腾为希盟站台的人,如今却以“受骗者”自居。曾高举火箭旗帜,戴著安华肖像徽章的人,如今却说出“没有希望”的冷言冷语。

民主的核心并非政党轮替,而是政治诚信。而政治诚信的建立,必须倚靠言行一致。希盟最致命的失败,正是他们在取得政权之后,将自己曾经所信仰的价值一个个抛诸脑后。掌权之前信仰制度,掌权之后信仰权力。这种背叛不是普通政变,而是对人民信任的谋杀。

今日的希盟,已经无力再写下属于他们的光辉新章。他们的未来,只能等著人民以选票亲手写下结语。这个结语,或许就是:“命不久矣。”

谢委谒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