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总会长魏家祥最近趁著大学预科班课题,接二连三抨击昌明政府,最后把枪头指向国立大学、特别是马大,所推行的直接招生制度 (Direct Intake)。
魏家祥的说法很简单,马大直接招生制度剥夺华裔生及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学生的学额,让学生进不了大学。
事情发展至今,马大副校长罕见出来澄清,让魏家祥要对昌明大马政府套上莫须有罪名的行为,再一次踩钉。
马大副校长说明,直接招生制度没有影响原本政府津贴的UPU招生管道,而是国立大学通过本身的自主权,以直接招生的方式开放额外的付费学位,让大学和学生同时受益。
直接招生通道,其实不但是在马大,其他国立大学也有实行。过去多年,包括魏家祥当部长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任何异议。
对于国立大学的招生,政府──无论是国阵、国盟、还是昌明政府都好,每一年都会通过高教部,拟定UPU招生(也就是政府津贴管道)的招生名额,这些学额都有高达约90%的政府津贴。这个名额,大学必须跟循,绝不能动摇。
比如说,在过去几年,马大法律系的UPU招生,都在150人左右,没有多、也没有少,这些都是有政府津贴的学额。
马大法律系近年来在直接招生制度下,另外开放150人的名额,这属于全付费管道,让学生除了UPU管道以外,有更多的升学管道。
在马大法律系的直接招生制度下,法律系4年课程的费用大概9万令吉,私立学院与外国大学的课程,则需要20万到30万令吉之间。
对于未能挤进UPU管道的同学,又想修读法律、家庭环境过得去的,9万令吉的公开招生学额,切切就是学生实现梦想的途径。
因此,魏家祥今天对于直接招生制度猛烈攻击,甚至要政府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这是为了攻击昌明政府而走火入魔。
早年说法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何况是今天科技发达的时候。眼尖的网民谷歌了一段2017年魏家祥的新闻,当时他已经是内阁成员,官拜首相署部长。
当时魏家祥说,直接招生制度,不会影响UPU招生管道学额;直接招生制度,可以吸引外国学生前来;直接招生制度,可以让许多稍微有能力的家庭,多一个选项、以低廉的学费接受高素质的高等教育。
当年魏家祥还说,早前内阁已经讨论直接招生制度的可行性。
魏家祥在2018年下野,2020年再通过喜来登政变上台,官拜交通部长长达31个月,如果他认为政府大学直接招生制度不好的话,为何没有看到他当时的反对?是当年的失职、还是今天故意挑起事端?
2017年到现在,直接招生制度也已经有8个年头了。以监督之名、行污蔑之实,魏家祥看来已经不认2017年为直接招生制度辩护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