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时事评论员吴启聪牙医被冒名开设群组,声称教授股票投资。吴启聪在其脸书和YouTube频道澄清,他从未提供股票贴士,也不会成为“股票Guru”,并表示诈骗分子利用人工智能生成视频,冒用名义开设群组,教授股票购买和分享贴士。

人工智能(AI)的崛起,为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医疗、教育到商业,AI的正面应用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科技的发展总是双刃剑,一旦落入不法之徒之手,就可能成为诈骗、操纵舆论,甚至侵犯个人隐私的工具。

在《连接:从石器时代到AI纪元》中,作者哈拉瑞剖析了信息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塑造,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他强调,信息与权力密不可分,而信息网络不仅塑造了过去的社会结构,如宗教、国家和市场体系,也在这个时代加剧了虚假信息的扩散和权力的不平衡。

人工智能的崛起,使得信息的流动不再仅是人类的自主行为,而是由算法和机器自主运作。这既可以带来效率提升,但也将对民主、隐私和公平性造成深远影响。

近年来,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的泛滥以及社交媒体诈骗广告的猖獗,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大马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Deepfake技术,最初作为娱乐和创意工具,用于制作电影特效或修复历史影像。然而,如今Deepfake已被滥用至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步。近期,我们看到不少艺人和公众人物的脸被移花接木,甚至合成至色情影片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AV明星”。

更具威胁的是,Deepfake已被用于政治抹黑。在选举季节,虚假视频可能被制造并传播,以影响选民的观感。想象一下,一段伪造的政治人物“言论”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即使事后被澄清,受众的第一印象已构成。假新闻已经够可怕了,现在我们还得面对假视频,这将使得“眼见为实”成为过去式。

除了Deepfake,社交媒体诈骗广告也是当前网络空间的一大毒瘤。许多公众人物的身份被盗用,包装成投资大师或理财专家,鼓吹所谓的“一夜暴富”计划。国内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行动党副主席倪可敏等政治人物的头像被用于广告,声称能教人如何“月入过十万”。问题来了,如果政治人物若真的有这种赚钱能力,为什么还要日夜操劳,任劳任怨?

诈骗分子不仅盯上政客,就连金融界的巨擘也未能幸免。前国家银行总裁丹斯里洁蒂的名字也被盗用吸引投资者上钩。此外,网红和企业家也成为目标,像华阳茶室老板陈建丞、拿督雷智雄博士,他们常出现在脸书的“付费广告”中,以假乱真。

尽管受害者多次举报,这些广告往往在被下架不久后,就以不同的页面重新上线,内容一模一样。脸书显然在诈骗广告问题上缺乏有效监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问,脸书究竟是不是在默许骗局?

面对这些问题,脸书母公司Meta的态度令人失望。政府早已提出社交媒体内容监管框架(licensing framework),但Meta迟迟不愿签署,反而宣布削减事实查核员(fact-checkers)。 这意味著,未来在脸书上,我们将看到更多未经查证的内容、更猖獗的诈骗广告,以及更多深伪假信息。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对Meta施压,例如欧盟要求该平台对Deepfake内容进行标记和限制,印度则要求平台更严格审查金融广告。在这种情况下,大马政府是否应考虑更强硬的监管措施?
科技发展无法逆转,AI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广泛。面对Deepfake和诈骗广告的泛滥,政府、企业、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公众都需要承担责任。政府必须尽快制定更严格的AI监管政策,社交媒体平台必须提升内容审查能力,而公众也需要提高警觉,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正如哈拉瑞所言,在信息过载的时代,“真相”正在被算法重塑。如果不加以审慎管理,人工智能的决策权可能集中在少数科技寡头手中,加剧社会不公。因此,如何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将是人类社会未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谭政宗

医生,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