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新年结束了,除了鞭炮声中的最后一响,还有首相署莫哈末纳因引起的“穆斯林指南”(穆指南)一响,只不过这一响没有引来喝彩,反而遭多方喝倒彩。
事件起因是哈末纳因通过国会书面答复伊党议员的提问时说,大马伊斯兰发展局将在本月底的会议上制定新指南,针对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庆典的事项做出规范,其中最让人啼笑皆非的便是该指南还规定,任何人若想邀请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庆典,事先须获得政府批准。
作为正常在大马长大的我们,都知道这种指南很荒谬。显然,宗教部长没有处理好议员提问,没有给予有素质和符合国家多元现实状况的书面答复所引起的。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国盟伊党峇东铺国会议员的提问,是关于在政府机构庆祝非穆斯林佳节,所采取的立场。伊党的问题显然有浓厚的政治成分,冲著房地部圣诞庆典而来,想要继续挑火,刺激非穆斯林的神经。
但是,宗教部长却完全没有应当的政治触觉,进而“答非所问”,构成群众的大力反弹。
庆幸的是,内阁火速给予这个问题作出讨论,并否决了相关穆斯林指南,即刻喊停,一切恢复原状,不但延续昌明政府捍卫国家多元的立场,也展现出安华和内阁的政治决心。
同时,首相安华在穆指南闹得沸沸扬扬时,亲自出席了在黑风洞举办的大宝森节筹备活动,一锤定音化解争议,以实际行动结束了穆斯林指南风波。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安华任相后,首次造访黑风洞,时机和动机不言而喻,就是要以行动粉碎争议和质疑,给非穆斯林赋予信心。
无论是各个记者会,还是个别部长的言论,昌明政府和首相安华的立场始终明确:不制定“穆斯林指南”。
如果这一事件能就此画上句号,或许马来西亚的发展早已跻身发达国家之列。然而,大马之所以至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投机分子、极端分子与国盟的行为脱不开关系。
在“穆斯林指南”事件后,我们看到一些炒作势力跳出来挑起马来社群的情绪,攻击政府与首相,持续煽风点火,似乎唯恐天下不乱。
即便如此,安华在此事件上并没有顾左右而言他,坚定捍卫多元在大马的重要性。他的直言不讳、行动果断、值得掌声。安华通过此次事件展现了出色的领导风范与勇气。
遏制国盟
从人道与政治的角度来看,面对多方压力,安华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无可厚非。政治上,安华的这一举动和立场,也完全遏制了国盟想藉以巴战争成为领导舆论的一方,让国盟无法在以巴冲突争议中占便宜。
这几轮的博弈下来,使安华能在大马复杂崎岖的政治中慢慢周旋,也成功化解了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私有化争议。
在马来西亚机场控股课题中,国盟不断提出的反对和质疑都不在经济交易的层面上,反而都只聚焦于贝莱德这家被指与以色列有关的公司身上。
这桩看似普通的股权交易,实际上是国家航空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只因贝莱德被指与以色列有关系,国盟就如获至宝,将课题放在手心,把玩不停。
安华在挺巴的坚定立场,或许有朋友会不认同,但是他的举措,也成功立下道德高端、防止了马机场控股争议的蔓延,也确保了收购顺利进行,国家利益得以优先保障。
在单元野党的威胁之下,安华在捍卫国家多元、确保国家经济起飞的表现,绝对值得我们认同。